更多精彩:
1 防“疫”正当时“给作物打疫苗” 何惧“风灾 雨灾 病虫害 药害........”
2 咱种地,天【天气】 地【地租】 钱【贷款】 物【农资 农产品】等门道多啊.........
棉花打顶主要作用是抑制主茎生长,避免出现无效果枝,打破顶端优势,集中养分运向果枝,供给结实器官,有利于多结铃,增加铃重。
棉花化学整枝打顶剂在棉花整枝塑形、化学免打顶上的应用技术日趋成熟,在新疆棉区推广应用面积越来越广,化学打顶成功率也逐步提高,一些农户使用后为化学打顶点赞:“化学免打顶太省事儿了!化学打顶成本比人工打顶还划算,今年还要接着用!”然而,也有一些往年使用化学打顶剂后,由于水肥运筹不当促使棉花过度旺长、疯长,化学打顶不成功的案例。
小编认为,一项农业新技术一定是在不断的技术摸索和大田应用中总结经验,并逐步完善,棉花化学打顶操作简便、效率高,最大限度简化棉花整枝及打顶工序,替代人工打顶,降低植棉成本,实现棉花全程机械化,化学打顶发展趋势势不可当!
棉花的化学打顶目前应用在部分区域已经比较普遍,它是适应于目前全程棉花机械化作业以及劳动力紧缺环境下又一个发展需求,也是全程棉花机械化最后一公里的瓶颈问题。
理论上整枝打顶。棉花打顶剂,可迫使棉花顶部营养回流到棉桃发育,弱化顶部优势直至顶尖停止生长。从而代替人工打顶,使用好,减少了人工打顶造成顶部的损伤,可以增产。但需要合理喷施时间,与当地的土质和栽培习惯相配套才能发挥其作用,技术含量较高,一年很难掌握其应用规律。
棉花免打顶剂使用期一般为盛蕾期至花铃期,即是生殖生长关键期,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较为矛盾的时期。
一般打顶剂先瘦身,后抑制顶部生长,或抑制掖芽生长。棉花打顶剂一般主要成分是氟节胺,氟节胺主要用作植物生长调节剂,是烟草专用抑芽剂。后期注意控制水肥的话返青的概率很小。若返青可少量补喷一次或用缩节胺重控一次,关键控制水肥可减小返青概率。所以用棉花打顶剂要合理控制水肥,控制生长素是关键。生产上应用上一定要与水肥管理,能控水肥,缩节胺能控制棉花生长。具体应用如下:
一、棉花化学打顶技术要点
1、计划化学打顶的棉田,建议先进行棉花整枝塑形及控旺。氟节胺主要作用是控制植物顶尖和群尖分生组织细胞的分裂,既可以用来整枝塑形,又可以用来化学打顶。氟节胺用作整枝塑形和化学打顶,在施药剂量和施药方法,以及与缩节胺的配合方面有所不同。生产实践证明:化学打顶前先使用低剂量氟节胺进行棉花整枝塑形和控旺,可大幅提高化学打顶成功率,这是基于提前预防棉花过度旺长的目的。棉花整枝塑形的**时间是在棉花4~5台果枝时使用氟节胺喷施处理。 棉花4台果枝以前,油条和侧枝生长速率很慢,此期施用整枝剂进行整枝塑形,笔者认为意义不大,当施用剂量掌握不当时存在一定风险;棉花5台果枝以后,随果枝台数增加,整枝塑形效果逐渐下降;近年受春季持续低温降雨天气影响,新疆地区棉花苗期生长缓慢或僵苗不长较为普遍,部分棉农减少化控次数或不化控,并多次使用调节剂促苗快长,现蕾开花期随气温不断攀升,棉花出现旺长、疯长的情况越来越多, 部分棉农在棉花人工打顶后,使用氟节胺叶面喷雾处理,也能起到控群尖(控制侧枝横向旺长)和控旺的作用,人工打顶前后,棉株底部油条和中下部果枝长势长相基本定型,故此期喷施氟节胺对中下部果枝的塑形效果往往不太理想。
2、化学封顶尖施药时,需配合缩节胺共同使用。打顶剂(氟节胺)主要作用为抑制顶尖和群尖细胞分裂,缩节胺主要作用为抑制植株体细胞拉长和伸长,氟节胺和缩节胺配合施用,大大降低了化学打顶失败和反弹的风险。根据多年使用经验,在喷施封顶尖这遍氟节胺时,每亩配合缩节胺(98%甲哌鎓15-25克)共同使用,化学打顶不易反弹(即棉株顶尖返青的现象)。缩节胺用量应根据施药当天棉花平均株高适当调整,施药当天棉花株高低于75厘米时,缩节胺每亩用量15克为宜;施药当天棉花株高在75~80厘米时,缩节胺每亩用量20克为宜;施药当天棉花株高超过80厘米时,缩节胺每亩用量25克为宜。
3、化学打顶喷药方式必须顶喷。喷施打顶剂进行化学免打顶,目的在于封顶尖(即锁住棉花顶心,防止其继续向上生长),此时应确保药液喷洒在棉花顶心部位,并与之充分接触,故大型拖拉机施药时喷药方式必须顶喷,且用水量不宜过大,防止药液浪费而造成药效不佳的情况。除此之外,也可采用飞机或无人机施药,药效不受影响。
4、施药前后3-5天,严禁进水肥。 化学打顶的主要目的是抑制棉株顶尖生长,也可理解为抑制棉花营养生长,而进水肥能够促进棉花营养生长,同时进行喷施化学打顶剂和进水肥存在冲突和矛盾。根据多年使用经验,把喷施打顶剂的操作放在棉花两水之间更为合理 ,施药前3天、施药后5天不进水肥可确保打顶剂在棉株体内发挥**药效;施药前5天、施药后3天不进水肥,打顶剂药效发挥次于前者。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个轮灌渠的进水时间往往不受棉农掌控,建议棉农朋友提早规划,化学打顶的棉田至少要做到施药前3天、施药后3天不进水肥,以确保药效正常发挥。
4、化学打顶施药后,严格水肥管理。棉田喷施打顶剂进行化学打顶后,在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这段时期,应严格棉田水肥管理,避免水肥投入量过大,以防止棉花旺长,此期每次进水肥尿素的投入量控制在每亩5公斤以内为宜,磷钾肥正常施用。
5、化学打顶以后,应加强棉田化控化调,旺长棉田应重控。一般情况下,使用化学打顶剂进行化学打顶的棉田,在化学打顶药剂喷洒后,缩节胺的用量较人工打顶偏大一些。在打顶剂封顶药剂喷洒5~7天后,旺长棉田每亩需再使用缩节胺10~15克重控一次,缩节胺具体使用剂量应根据棉花长势适当调整。
二、哪些棉田适合化学免打顶?
1、化学打顶前,经过整枝塑形不旺长的棉田。今年受各种因素影响,南北疆棉花生育期较历年普遍偏晚,近期很多棉农朋友通过喷施整枝剂(氟节胺)对棉株进行整枝塑形,有效控制了棉株过度旺长,并促进棉株快速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转化,田间普遍表现大蕾、双蕾比率提高、开花提前,棉株提早进入开花期。此类棉田达到控旺和促转化目的,棉株营养旺长得到有效控制,化学打顶时(正常年份7月10-15日)棉花株高不超过85厘米, 后期合理水肥运筹,化学打顶易成功。
2、前期水控和化控到位,化学打顶时(正常年份7月10-15日) 棉花株高控制在80厘米以内的棉田。 近两年,部分种植水平较高的棉农朋友通过前期棉田水控和化控措施,把棉花促转化工作做的很到位,并且棉花株高控制也比较合理,通过一次氟节胺封顶尖施药,化学打顶也很成功。
3、化学打顶方法
以 40%氟节胺悬浮剂 使用为例:
(1)当棉花平均株高达到75~80厘米、棉花果枝台数达8台左右(正常年份7月10日-15日)为**施药时间,亩用(40%氟节胺悬浮剂)90毫升+98%甲哌鎓20克,大型拖拉机施药亩用水量35~40升,必须顶喷 (卸掉吊杆),也可无人机施药,无人机施药亩用水量1升。 化学打顶药剂喷洒后,缩节胺的用量较人工打顶同期偏大一些。
(2)棉花平均株高75厘米以下的棉田,亩用(40%氟节胺悬浮剂)90毫升+98%甲哌鎓15克,大型拖拉机施药亩用水量35~40升,必须顶喷 (卸掉吊杆),也可无人机施药,无人机施药亩用水量1升。 化学打顶药剂喷洒后,缩节胺的用量较人工打顶同期偏大一些。
(3)棉花平均株高80厘米以上、85厘米以下的棉田,亩用(40%氟节胺悬浮剂)100毫升+98%甲哌鎓25克,大型拖拉机施药亩用水量35~40升,必须顶喷 (卸掉吊杆),也可无人机施药,无人机施药亩用水量1升。打顶剂施药后5~7天,一般需根据棉花长势再使用缩节胺10~15克重控一次。
4、人工打顶棉田控群尖
近两年,针对正常人工打顶后长势偏旺的棉田,在人工打顶后使用整枝剂可起到一定控制群尖、抑制棉花横向旺长的作用,这一控旺、控群尖技术被部分棉农接受。此期棉株营养体偏大,为节约机力费,常与杀虫杀螨剂混合使用,亩用水量60~70升,亩用(40%氟节胺悬浮剂)70~80毫升(吊喷施药),缩节胺正常使用。(注意:此法适用于人工打顶长势偏旺棉田,人工打顶长势正常棉田不建议使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