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这6大技巧!您可以在虾塘,判断虾到底出现啥问题!

对虾健康状况的日常检查和监测,对于养殖户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当虾生病时,身体外部或内部都会出现症状。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识别不健康虾的一些迹象吧!


每天检查和监测虾的健康状况很重要
当虾患上白斑病毒、IHHNV病毒、软壳病、黑鳃病、真菌等病原菌引起的疾病时,会通过异常体征直接表现在虾的身体上。


一、虾的身上出现了一些迹象

1、虾的颜色变成蓝色(可能是由于MBV感染)。
2、虾身体或附肢呈红色(由GAV病毒和其他病毒或细菌引起双重感染)。
3、虾的软壳病。
4、虾壳呈蓝绿色且粘稠(可能是由于感染了原生动物或者寄生虫)。
5、虾体呈不透明白色(棉花病)。
6、头内部微黄,剥下时有恶臭味(黄头病毒病)。
7、外壳有白点(白斑病毒,或IHHNV病毒或细菌)。
8、虾壳上有黑点(细菌性疾病)。
这些都是对虾常见,且相当危险的疾病征兆,一旦对虾染上这种疾病,恢复率很低,甚至整塘虾都有危险。特别是白斑病,如果与感染白斑的池塘相近,它们会迅速传播并且难以控制。

虾患白斑病。


二、虾身体内部的迹象

1、虾鳃呈黑色或棕色(黑鳃病)。
2、虾鳃有真菌菌丝(真菌病)。
3、虾鳃呈浅绿色(感染原生动物或者寄生虫)。
4、肠道空空,没有食物(弧菌细菌感染)。
这些都是养殖户用肉眼就能轻易识别的迹象。当虾出现上述迹象时,需要立即采取处理措施,确保虾不受到严重损害。


三、池塘残留饲料

食欲是评估养殖对虾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白天剩余的食物量过多,这是池塘中的虾被感染的最初迹象之一。然而,虾不吃食的现象可能是由多种不同因素引起的,例如:环境变化、虾受到压力......等。
无论如何,要适当调整饲料的投喂量,避免留下剩余食饲料污染环境。通过料台可以评估虾的粪便状况,如果虾的粪便较长且不断节,说明虾生长发育良好。


四、附着在虾身上的生物

虾的壳外部附着有可能由细菌、原生动物或藻类引起的。前两个原因是因为水中的有机物含量较高。但是在虾被生物附着的情况下,都表明虾生长缓慢,蜕壳困难。
健康状况不佳的最常见迹象之一,是虾体表面有藻类或微生物。当生物体粘附在壳上时,虾的外观通常呈苔绿色或浑浊。

虾患黑鳃病。
如果虾身体健康,可以定期进行自我清洁,蜕壳后,附着在虾身上的生物就会消失,但对于体质较弱的虾,自我清洁和蜕壳的次数较少。同时,水质不佳除了影响虾的健康外,还为致病生物提供了许多营养,从而增加了虾体上附着的生物的生长。


五、虾的外观变化

通过外观特征可以准确识别虾的疾病迹象。如果虾体和鳃变色,虾体弯曲,肌肉不透明,软壳(蜕壳期外),起泡是感染虾的典型症状之一。养殖户可以依靠以下一些典型迹象:
1、虾壳黑斑:引起虾壳黑斑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常见的原因有细菌性黑斑病(虾壳粗糙、附肢腐蚀、触角截断)、病毒引起的黑斑,肝胰腺比平常要黄。另外,虾因物理损伤,也可能出现鳃变黑的现象。
2、附肢颜色和色素沉着的变化:乳白色的腹部和尾部肌肉可能在肌肉区域出现坏死和发红,这是虾患肌坏死病(IMNV)的征兆。至于只有发红腿的虾,通常是由真菌和细菌引起的。另外,由于环境污染,虾的游泳腿和爬行腿也可能呈黑色、深褐色或苍白色。
3、虾软壳:养殖虾软壳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矿物质缺乏、病毒感染和感染慢性疾病(患有微孢子虫病的虾也有软壳)。
4、鳃色变化:鳃变黑主要是由于池底被污染,为细菌、真菌或原生动物的破坏创造了条件;黄鳃可能是黄头病病毒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池塘有机物过高;缺氧也可以引起红鳃。
5、肌肉浑浊加上身体弯曲主要是环境造成的,虾肌肉呈乳白色,尾部有小坏死斑点,这是病毒性疾病的征兆,另外,白斑病可以虾体上出现不透明的白色斑点。

黑鳃主要是由于池塘底部被污染,为细菌和真菌创造了条件。
6、肝脏和胰腺:当虾被感染时,肝脏和胰腺的颜色和形状可能会发生变化。肝脏可能萎缩、肿胀,肝脏可能呈现出黄色、红色或黑色。这是虾患有肝脏和胰腺疾病的征兆。
7、虾体变形:虾鳃凸起(主要是细菌引起),虾体弯曲并肌肉浑浊(由于缺乏矿物质和压力),虾体头部、附肢和脊椎变形,是虾病毒感染(IHHNV)的症状。


六、通过虾肠道观察

可以通过对虾肠道内食物量的多少,来评价养殖对虾的健康状况。如果虾肠内的食物饱满,说明虾生长良好,如果虾肠短或断节,则说明池内的虾有感染迹象或饲料投喂量不够满足虾的需要。
肠道颜色还可以评估养殖虾的健康状况。正常情况下,虾体健康,消化能力良好,肠道呈现的是饲料颜色,如果虾的肠道呈红色或粉红色,是病虾的颜色,说明池塘里有带病虾。
当虾的肠道空空、没有食物时,虾的肠道呈苍白或乳白色。这个征兆说明虾已经感染了,要进行下一步诊断,清楚地了解虾发病的原因。
另外,当池塘出现异常迹象时,养殖户应将虾带到当地实验室进行检查,迅速发现病害并及时采取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