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白棉花的泪眼,红棉花的笑靥

白棉花,红棉花,是我们的历史的记忆,也是我们未来的写照。严寒、贫穷、饥饿、冷漠,毕竟已经成为过去场景;勤劳、坚韧、温情和不屈奋争,毕竟换得绵绵幸福……

5月21日下午,在广州文艺市民空间内举行了一场小说分享活动。知名实力派纪实文学作家、编剧,中山大学公共管理硕士生行业导师刘鉴先生与市民分享解读原创纪实小说《白棉花,红棉花》。

参加本次活动的除了市民朋友外还有20名热爱文学的中学生,期间不乏读者对小说节选朗诵和读后感分享。其中读者何女士还饱含感情地朗读了《白棉花,红棉花》片段并分享她的体会,她认为该小说通过文学的记忆警醒世人,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成功塑造出母亲无私奉献的伟大形象,母亲的爱如同棉花般散发出温暖与光芒。

刘鉴先生的《白棉花,红棉花》用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讲述母亲为生活经历绣娘、织女、厨娘、农妇等角色转变,从奢华出嫁到携子孙重返故土等真实故事,用白棉花的眼泪和红棉花的笑靥的隐喻来讲述母亲的经历、乃至中国农村与城市的变化。他把母亲经历的坎坷一生,以及她身处逆境不屈不挠的精神记录下来,以教育和激励后人。在场的听众都被刘鉴老师的故事解读深深打动,被小说中母亲的品质所震撼,同学们对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活动结束前,刘鉴先生现场还向读者签赠了他的原创小说作品,鼓励同学们今后创作出更多优秀的文学作品。

刘鉴先生与市民分享解读小说《白棉花,红棉花》

读者何女士分享她与《白棉花 红棉花》的缘份及阅读体会

金德同学读《白棉花 红棉花》读后感

李梦雨、刘欣二人分别朗读《白棉花 红棉花》节选

作家刘鉴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文艺表达

刘鉴先生签赠小说

摄影 | 老俊

文字 | 老俊

编辑 | He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