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棉被记忆——天冷谈谈弹棉花(全程纪录旧棉被翻新过程)

王光叶

<h3>  儿时记忆中,每逢秋风乍起时,街头巷尾经常可以听到弹棉花发出“嘭—嘭—嘭”的富有独特韵味的清脆声音。在品种繁多,色彩斑斓的各种各样的蚕丝被、羽绒被、纤维被 已普及的今天,你还会想用棉花被子吗?你是否会怀念阳光底下晾晒过的棉花被散发出来的太阳味道?你知道明光哪个地方还有弹棉花被的手艺人?</h3> <h3>  近日,我和老公回古沛看望公婆时,正遇儿子的大姑家正在弹棉被。赶紧纪录下,让朋友们跟着我的镜头了解一下---</h3><h3>  姐夫从16岁开始弹棉被,如今54岁。店面可谓老店了。我依稀还能记得和老公谈恋爱时,看到姐夫手工弹棉被的场景。在弹棉花的时候,姐夫用木锤敲击弓弦,以弓弦的振动 拉动棉纤维,当弓弦埋入棉花,声音低沉,没有余音;弓弦浮出棉花,声音高亢,余音较长。弹棉花的声音听着很有韵味,那声音已经十多年没有听到了,还真怀念那绷绷绷,嚓 嚓嚓的声音---</h3><h3>  “传统的纯手工弹棉花已经很难见到了,现在的棉被加工作坊都或多或少采用了机械,我这店是2009年开始采用机器的,现在算是半手工半机械化,相比以前一天只能手工弹 一床被子,现在靠机械的话,半小时左右就可以出一床被子了。工作效率确实高了很多倍。”姐夫边和我聊着,边和姐姐各自在一堆旧棉胎前忙碌,把旧棉胎一点点地撕烂,准备 把棉絮打松。作坊内摆放着各种我没见过的工具和器械。随着机器发出轰鸣声,原本厚实的旧棉被变得轻柔蓬松,缠绕在一根根竹棍上,好似特大号的棉花糖。这便是制作棉被的 第一步,“绞棉”。</h3><h3>  随后便是铺纱网、铺棉,“顾客购买棉被,会有重量和长宽的要求,我们根据这些要求,用相应数量的‘棉花糖’,在木板上铺出大致的长宽。虽然已经不再是纯手工作业, 不过牵纱和罩纱网还是需要两个人合作才能完成”。姐夫说,待这些工序完成后,最后便是揉棉,让棉花和纱网紧密交织在一起,起到固定作用,这样一床棉胎便完工了。</h3><h3></h3> <h3>  随着机器发出轰鸣声,原本厚实的旧棉被变得轻柔蓬松,缠绕在一根根竹棍上,好似特大号的棉花糖。这便是制作棉被的第一步,“绞棉”。</h3> <h3>特大号的“棉花糖”--</h3> <h3>铺纱网,准备“铺棉”--</h3> <h3>  顾客购买棉被,会有重量和长宽的要求,根据这些要求,用相应数量的‘棉花糖’,在木板上铺出大致的长宽。</h3> <h3>用竹竿赶平,把上层的纱网罩上--</h3> <h3> 揉棉,让棉花和纱网紧密交织在一起,起到固定作用,这样一床棉胎便完工了。</h3> <h3> 现在已是冬季,正是棉被需求量大的时候。一床被子加工时间为25分钟左右,一天能弹20床。姐夫和姐姐每天要工作10到12个小时。“干这行很幸苦,夏天不管天气多炎热, 不能吹电风扇、开空调,因为开电扇会把棉絮吹得满天飞,开空调会使棉絮飞进空调造成故障。而且弹棉花的过程中灰尘多,制作新棉被还好,顾客拿来翻新的旧棉被会有很多灰 尘,我们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房间吸尘器’,即使戴着口罩还是感觉呼吸不畅。”姐夫说完整理了一下口罩。</h3><h3>  姐夫家不仅经营着棉被加工,还卖农器具。生活还算不错,儿子也有出息,现在在德国留学。祝愿姐夫一家身体健康!生意红红火火!生活红红火火!</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