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仓单大量注销是为了啥?
今天我们看到,郑棉期货仓单一下子注销了3812张,指的是2021/22年度的棉花,这样整个郑棉市场的仓单仅剩下1228张,如果只计2022/23年度的的仓单+预报,那么就更少了,只有134+121=255张,折盘面2040手持仓。
盘面也有异动,在今天下午2点半之后,郑棉明显的上涨,肯定是有人知道注销很多仓单,反应不可谓不快。这里面涉及了一个合约CF2211,它是昨天集中交割配对的,但配对的只有区区600手,计3000吨,就算今天拿到手,急着要用棉花,也没有多少数量。3812张仓单,就算按40吨计,也有15万吨多,而2021/22年度的棉花仓单是截止到2022年11月30日为最终注销日的。
显然,这是多头资金有预谋的想先发制人,利用仓实少的虚实比确实是可以吸引不少的场外资金的。我的贵金属的同事就说,“我不管什么基本面如何,仓单少总是事实,你总不可能限制我买交割吧?”
证券界的做棉花投机的朋友也说“今天仓单已经开始大幅减少3752张,还剩1000多张,而剩下的老仓单生命只有9个交易日了,应该会每天减少直至清零。现有新仓单134张,预报121张,合计255。每天的增加都是两位数,从来没有出现上三位数过。这样的情况,CF01怎么可能压得住?这是要出事情的,那么多的商品期货看的多了,没有仓单你就得割肉!你说不缺棉花,那新棉为啥注册不多?”
我说,现在是公检的原因。现在每天入库的数量已经有3万吨左右,公检进度高的时候达到4万吨一天。但场外的资金不信,说“郑棉期货仓单还没到到强制注销时间,却已经大量注销,目前注册仓单大减至1228张。这明显是要逼仓的节奏。”
我也无话可说,公检已经尽力了,但之前入库的棉花都是需要公检的,“截止到2022年11月16日24点,2022棉花年度全国共有635家棉花加工企业按照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方案的要求加工棉花并进行公证检验,检验数量2527040包,检验重量57.07万吨。”但已经公检的棉花多数已经销售到纺厂去了吧,要不是在内地棉花贸易商手里,因为目前棉花经营的利润就是打个时间差,利用疆内疆外棉花的价差做个搬运服务,怎么可能让棉花躺在新疆期货交割库等着检验呢?公检确实是个问题。
从我们做棉花现货的人感觉,现在新疆能入库的仓库多了,公检人员也都到位了。但是因为前期积压的原因,所以在仓单的公检上还没有得到体现,行业内人认为今天1月份前能生成仓单问题不大。多头要,货多的是,逼仓很难。行业头部企业已经购进了不少棉花了。而下游的情况是订单很少的状态没有改变。
从博弈的角度看,“没货,多头非要货;有货,多头不要货。”作为空头,肯定是要自己努力了。毛主席有一句经典名言:“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 ”仓单问题如同灰尘,没有扫帚,也不会自己跑掉。还是需要硬实力啊。
这次仓单如此大规模的集中注销,这是主动注销,这大户实力可以,或者就是**自己注销移库,应该不是昨天交割接到今天才注销的。我们看看明天的持有仓单的某个大户就水落石出了。
这一阶段宏观形势好转,给了多头信心。现在这种情况,不会更差就是利多。如果真的仓单出了问题,那直接干到14000不是个事。现在是在炒这个预期,加上运作的时间需要,注销仓单正当时,今天的行为也不难理解了。
今天就聊到这里,朋友们大家下期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