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新浪财经客户端第一时间接收最全面的市场资讯→【下载地址】

行情图

  如今不咋被人待见的“白银”在近40年中曾经两次上演无比疯狂的投机行情!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亨特家族白银投机在商品期货和现货史上可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华尔街和芝加哥交易所的交易商真的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

  在黄金和白银产量大大提高,国际市场流动性很强的上世纪70年代,亨特兄弟居然凭借其强大的财力和关系,近乎垄断了白银市场,促使银价飞涨。如果不是美国政府出面干预,亨特兄弟真的可能将榨干全世界的空头交易商,成为贵金属交易市场的传奇。

  一、背景

  1、亨特家族

  家族的创始人H.L.亨特没有受过正规教育,23岁在阿肯色州经营棉花种植园;借助一战带来的农产品价格上涨赚到第一桶金。1950年他组建亨特石油公司,家族真正成为巨富始于石油产业。H.L.亨特有14个孩子,其中就有后来在期货市场上呼风唤雨的金融巨鳄尼尔森-亨特和威廉-亨特。1957年《财富》杂志估计H.L.亨特拥有4亿到7亿美元的财富,是当时美国最富有的8个人之一。

  第二代亨特家族多位成员并没有坐享其成,而是到处寻找新的投资机会:尼尔森-亨特开发利比亚油田,但利比亚政局动荡40亿美元油田被没收;卡罗琳-亨特开设了酒店和旅馆集团;拉马-亨特参与组建了北美橄榄球联盟和北美英式足球联盟,将一年一度的橄榄球总决赛命名为“超级碗”;斯万尼-亨特则曾经担任美国驻奥地利大使,并在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任教。

  有个有趣的插曲——70-80年代有部著名的电视剧《神探亨特》,恰好在亨特家族势力最强大的时候拍摄的。虽然拍摄者一再宣称亨特家族没有参与电视剧制作。

  被称为美国石油界的传奇人物家族创始人H.L.亨特1974年去世,但亨特家族震惊世界的历史才真正开始。尼尔森-亨特和威廉-亨特兄弟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涉足期货市场,他们不断增加筹码,藐视法律和规则,并引起一连串惊天事件。

  尼尔森-亨特生于1926年,最有商业头脑的他的前半生充满了各种冒险。1970年代初雄心勃勃的尼尔森-亨特在石油事业上遭受了重大打击——利比亚的油田被卡扎菲上校的没收。潜在损失40亿美元以上,在当时简直是天文数字。为了爱好还花大部分时间饲养赛马上,最高潮时期在欧洲和美国的马场拥有8000匹良种马。他亲自饲养和骑乘参加过比赛的传奇赛马不在少数,两次赢得英国平地赛马冠军称号,头衔相当于足球界的世界杯冠军或篮球界的NBA总冠军。赛马场上的成功给了尼尔森太多激情,他又将激情投向了另一个伟大的赌博事业—— 期货交易。

  2、初试锋芒

  尼尔森-亨特利用整个家族的力量进行大豆投机。很快将与美国政府初次交锋,而这次交锋是1980年白银危机的一次预演。

  尼尔森-亨特和他的弟弟威廉-亨特只买进期货,不买进现货,一年之内控制的大豆期货已经达到2400万蒲式耳,占当时所有大豆期货合约数量的40%!

  招来了众多跟风者,1977年大豆期货的交易量居然占据了芝加哥交易委员会总交易量的50%!大豆期货价格从一年前的5.15美元上涨到高峰时期的10.30美元。

  芝加哥交易委员会和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忍无可忍决定对他们提起诉讼。

  在口水仗和法律官司进行的时候亨特家族不声不响地卖出了所有大豆期货,盈利可能超过1亿美元。

  美国商品期货委员会声称亨特家族违法了管理条例,操纵市场,但是拿不出过硬的证据。最后法庭宣布无法对亨特家族实施任何惩罚。

  二、亨特兄弟的白银疯狂投机

  在大豆市场的成功使亨特兄弟开始更大的投机——白银。实际上在大豆期货官司了结的1977年9月亨特家族已经完成了巨额的白银囤积,白银价格早在1976年就大涨。

  据说亨特兄弟发现一本名叫《七十年代买白银获暴利》的书,书中说白银总有一天会比黄金更有价值。

  1970年代初期白银价格大致在2美元每盎司左右徘徊——这个数字看起来很低,但已经从最低点上升了80%左右,这主要是因为美国财政部放宽了对白银的管制。与此同时,黄金的价格也很低,金银比只有23倍左右,整个贵金属市场都在低点。

  1973年尼尔森-亨特开始在中东购买白银现货,同时在纽约和芝加哥的期货市场上买进白银期货。这一决策非常富有战略眼光,亨特家族抢到了白银价格上涨前最后的平静时刻,在谷底建立了大量仓位。1973年12月亨特家族已经购买了价值2000万美元的白银现货,并以每盎司2.9美元的成本购买了3500万盎司的白银期货,这使他们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白银持有人之一。

  但他们不知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当时墨西哥政府囤积了5000万盎司的白银,购入成本均在2美元盎司以下。在墨西哥城看来,每盎司6.70美元的价格已经相当可观,所以墨政府决定立时获利。墨西哥人冲垮了市场,银价跌回4美元左右。亨特家族虽然没有亏本,但账面利润大大减少。

  亨特家族意识到,要控制白银只凭一个家族的力量是不够的,还要借助外来的战略投资者。尼尔森-亨特把目光投向了中东,那里有亨特家族的石油生意,也有非常庞大的关系网。沙特王室已经因为石油美元而富裕了起来,亨特家族正好和沙特王子们的关系很好,而这些王子们又控制着沙特最大的银行——国家商业银行。于是亨特家族向沙特政府和王室吹嘘白银的投资价值和自己操纵市场的能力,不但吸引了沙特王室的大笔投资,还吸引了沙特国家货币局的大量外汇投资。

  1974年美国批准了黄金期货交易,黄金价格飞涨,白银价格涨幅并不大。直到1976年夏天白银价格仍然只有4.3美元左右。亨特家族很有耐心,大量吸入现货和期货筹码,同时做了大量伪装,自称购买白银是为了进行国际贸易,因为白银的价值比纸币更稳定。亨特家族的客户也买进了大量白银,这使得美国监管部门很难搞清楚亨特家族究竟控制了多少白银。而且尼尔森-亨特这次学聪明了,主要在现货市场向白银生产商和经纪商直接购买,而不是在期货交易所中购买期货合约,这样就不会被抓到把柄了。

  亨特家族囤积的白银已经达到了惊人的数字,规模越来越大。到了1970年代末期尼尔森-亨特直接控制的白银现货可能达到几亿盎司,足以让任何一个国家的央行颤抖!与此同时,全球通货膨胀和政治局势不稳定已经持续了几年,黄金的价格飞涨到每盎司500美元,而白银的价格涨幅较小,只涨到了11美元左右。金银比从25倍反而扩大了1倍,达到45倍。

  1979年夏天尼尔森-亨特终于发动了总攻。他要给缓慢上升的白银价格推上最后一把,使它像黄金一样发生井喷行情。商品期货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惨剧之一,终于正式拉开了帷幕。

  1979年夏天,亨特家族与全世界白银交易商的决斗开始了。尼尔森-亨特通过其控制的“国际金属投资公司”,向纽约和芝加哥的期货交易所下达了累计4000万盎司的买入指令。“国际金属投资公司”实际上只有两组股东,第一组是亨特家族,第二组是沙特的王子和巨富。如果你不能理解这个投资公司的性质,可以想想“黑石”的股权结构——一个贪婪的董事会加上一个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外汇投资者,这就是当年“国际金属投资公司”的套路。

  尼尔森-亨特及其弟弟威廉-亨特通过许多华尔街经纪人完成购买指令,其中包括希尔森、贝奇等大型投资银行。人们发现市场上出现了巨额买盘,银价很快从6美元上升到11美元,可是大家都不知道究竟是谁在买入。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调查了交易记录,发现大部分买单来自“国际金属投资公司”,这家公司在百慕大群岛注册。经过更严密的调查,亨特家族的狐狸尾巴终于露了出来。很快,纽约和芝加哥的每一个交易商都知道亨特家族是“国际金属投资公司”的后台老板,这个家族可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家族之一!

  有趣的是,当亨特家族正在操纵白银的消息传开之后,白银价格反而继续飞涨,许多小投机者涌进了市场。原因很简单,既然亨特家族在为白银“做庄”,那么小投机者当然应该选择“跟庄”,这样虽然很危险,却有机会大赚一笔。随着投机者的不断涌入,白银的价格日趋疯狂——从11美元上涨到20美元,然后30美元,到了1979年年底干脆突破40美元!黄金和白银的比价下跌到12倍左右,创下历史新低。期货市场已经完全失去了对白银的控制。究竟要涨到什么时候才是尽头?

  芝加哥和纽约的大型期货交易商对亨特家族的垄断行为感到十分担心。1979年年底,亨特家族操纵了纽约商品交易所53%的白银期货合约和芝加哥交易委员会69%的白银期货合约,总共掌握着1.2亿盎司的现货和5000万盎司的期货——这还不包括那些沙特阿拉伯投资者以个人名义持有的白银。当时全球白银交易量也不过每年2000万盎司左右,亨特家族已经切断了白银流通的渠道!芝加哥交易委员会最大的谷物交易商说了一句十分经典的话:“我们宁愿让白银市场倒闭,也不愿意看到它被垄断。”看样子,亨特家族已经触犯了众怒,美国本土的大交易商已经站到了他们的对立面。

  全世界的白银生产厂商为此兴奋不已,他们迅速开启了寻找新银矿的计划,许多早已关闭的银矿又重新开采。美国和欧洲的普通居民也对银价上涨感到惊喜不已,他们翻箱倒柜找出了祖传的银质茶器和装饰品,凡是有白银作为原材料的器物,都毫不犹豫地送去熔炼,制作成标准银块到市场上卖出。于是,市场上的白银供给增加了,亨特家族垄断白银价格的努力受到了挑战。虽然尼尔森-亨特竭力不断买进,但他已经有点力不从心——无论亨特家族的财富多么巨大,要与全世界为敌还是有些不自量力。

  况且,亨特家族最大的敌人还没有出手,这个敌人就是美国政府。美国政府掌握着大量的白银,其中包括用做联邦储备的银块以及早年发行之后收回的银币,其总数可能有几千万盎司。世界各国的中央银行也持有大量白银储备,虽然任何一个中央银行掌握的白银都不可能超过亨特家族,但是只要它们联合对市场进行干预,亨特家族必将死无葬身之地。

  到了1980年1月,亨特家族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战果——白银价格上涨到48美元,并且在向50美元攀升;那些与亨特家族为敌的空头交易商大多已经认赔出场,再也没有人敢大规模卖空了。可是亨特家族也感到压力沉重,因为白银的价格太高了,亨特家族掌握的资本已经很难继续拉升价格。为了维持对白银市场的垄断,尼尔森-亨特被迫向美国的几家大银行高息借贷,平均利息高达19%。华尔街的几家投资银行也大量贷款给亨特家族,使他们暂时能够继续玩操纵市场的游戏。

  根据美国商品交易委员会的调查,在1979年冬天,亨特家族掌握的白银期货合约总价值已经高达30亿美元;到了1980年1月其总价值可能超过50亿美元!亨特家族在1979年底到1980年初的2个多月之内,向美国各大银行贷款数千万美元,从华尔街经纪人那里贷款2亿多美元,几乎成为了美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借款人。他们每月仅仅支付利息就要花费几百万美元,操纵白银已经成为了一场烧钱的游戏,甚至比战争还要烧钱。

  1980年1月21日,白银涨到了它的历史最高价:每盎司50.35美元。在短短12个月里,银价上涨了8倍;从10年前算起,银价上涨了25倍。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一种商品拥有如此漫长、如此骇人听闻的大牛市!

  亨特家族和他们的沙特投资者现在成为了市场上唯一的大买家。虽然花费了数亿美元的自有资本,并且举债超过2亿美元,可是亨特家族仍然无法完全控制白银。而且,亨特家族的投机周期太长了,19世纪到20世纪初的期货投机商一般会在几个月之内获利了结,亨特家族却花费了10年时间来囤积白银,即使从1979年夏天算起,总攻时间也超过了半年。

  为了制止操纵行为,纽约商品交易所规定任何客户持有的白银期货合约净头寸不得超过500份(一份合约代表5000盎司);尼尔森-亨特对此规定嗤之以鼻,他一次就可以从市场上买进1200份合约,分别记录在亨特家族成员和沙特王子们的账户上。1980年1月,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估计亨特家族直接和间接持有的白银超过2亿盎司,这相当于芝加哥交易委员会全部合约(注意,不是白银合约,而是全部商品合约)市值的70%,或者纽约商品交易所全部合约市值的50%。如果再不采取行动,亨特家族肯定会把所有期货交易商都带进地狱。

  首先行动的是芝加哥交易委员会,他们重新审查了白银期货合约条款,认为造成目前投机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保证金过低。当时一份白银合约代表5000盎司白银,客户在购买一张合约的时候只需要支付1000美元的保证金。

  在银价只有每盎司2美元的时候,1000美元的保证金相当于一份合约价值的10%,看样子是比较安全的;但是当银价上涨到每盎司50美元的时候,1000美元的保证金只相当于一份合约价值的0.4%,显然是太低了!

  经过严肃讨论,芝加哥交易委员会决定将白银合约保证金由1000美元提高到6000美元,这意味着亨特家族必须补充大量的资本。虽然亨特家族在白银市场上已经巨额盈利,但那毕竟只是账面盈利,而不是现金,所以他们不得不通过借贷的方式补充保证金。屋漏偏逢连夜雨,刚刚上任的美联储主席沃尔克(格林斯潘的前任)为了遏制通货膨胀,决定大幅度紧缩银根,提高贷款的难度。亨特家族早已背负数亿美元的巨额债务,现在要想继续借贷,可以说是难上加难。从1980年1月开始的仅仅两个月之内,亨特家族又从银行家那里借进了8000万美元,相当于同期美国全国新增贷款的10%!

  明眼人都看的出来,亨特家族已经左支右绌,濒临失败边缘。但是,华尔街的经纪商们却慌了手脚,因为如果白银价格崩盘,亨特家族肯定会破产,而他们事先垫付的保证金远远无法抵消可能产生的损失,最后大部分损失将由经纪商承担。仅仅贝奇公司(现在已经被保德信金融集团收购)一家,就以保证金和借款的方式,向亨特家族提供了2亿多美元。如果这2亿多美元无法收回,贝奇公司将立即陷入破产的噩运。另一家大经纪商——希尔森公司也感到十分害怕,甚至请求亨特家族把白银期货账户转移到别的公司去,因为希尔森已经无法承担如此巨大的风险了。

  亨特家族的沙特阿拉伯背景也成为了美国政府调查的重点。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怀疑沙特政府通过亨特家族控制白银,于是决定加强对外国投资者的管理。亨特家族则大声喊冤,声称自己没有做任何非法的事情,美国政府只是看不得聪明人赚钱而已。

  看到亨特家族软硬不吃、坚持做庄,纽约商品交易所终于失去了耐心。在白银价格达到50美元之后不久,纽约商品交易所颁布了一条临时规定:从即日起,禁止建立新的白银期货合约,只允许旧合约的平仓。这意味着亨特家族再也无法从期货市场上买进任何白银,而且白银期货合约的总数只会不断减少,谁都无法通过大量买入或卖出来操纵价格。这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亨特家族崩溃了。

  1980年3月25日,白银价格出现大幅度下跌,按照规定,亨特家族应该补缴大量的保证金。贝奇公司的高层主管打电话给尼尔森-亨特,要求他立即补缴保证金,并归还1.35亿美元的借款,否则将强行卖掉亨特家族的白银期货——这意味着华尔街已经抛弃了亨特家族。现在,摆在尼尔森-亨特面前的道路只剩下一条——出卖家族产业(尤其是利润丰厚的油田)以筹集资金,归还欠款。于是,尼尔森-亨特到处联系银行家,希望以家族产业为担保获得抵押贷款。

  可惜,这一最后的努力还是失败了,因为华尔街等不了这么久。3月27日星期四贝奇公司开始在市场上强行出售亨特家族的白银期货。其他华尔街经纪商纷纷跟进。白银价格崩溃了,亨特家族也崩溃了。

  1980年3月27日在期货界被称为“白银星期四”。贝奇公司抛弃亨特家族之后,其他经纪商也纷纷强行抛出亨特家族的白银头寸。到这一天结束之前,亨特家族已经有850万盎司白银被迫出售,然而要弥补亏空却还是远远不够的。道理很简单,亨特家族的大部分财产都被投入了白银,越是抛出,白银价格就越低,由此导致债务负担更重,形成了恶性循环。仅仅几天前还在高位运行的白银期货,在3月27日日中居然跌到了10美元的低点,而在交易结束前又回升到15美元。

  事实证明,3月27日交易结束前的反弹挽救了贝奇公司等华尔街经纪商,它们趁着反弹,抛出了一大批白银合约,从而有效控制了损失。然而,除了欠经纪人保证金之外,亨特家族还向银行和金属交易商累计借贷8亿到10亿美元,现在尼尔森-亨特就算是砸锅卖铁也凑不出这么多钱了。通过卖出手头的原油、汽油等存货,亨特家族总算凑了一笔钱;加上在市场上被抛出的白银期货,总价值大约是4亿美元,但仍然无法清偿借款。

  亨特家族接下来的遭遇验证了马克-吐温的名言:“如果你欠银行1美元,那么你将有麻烦;如果你欠银行100万美元,那么银行将有麻烦。”亨特家族已经破罐子破摔了,把整个家族产业卖掉都不可能立即还清债务,由此将导致一系列银行破产,美国经济也将受到严重打击。形势严峻,美联储和美国ZF不得不紧急介入,但是这次的任务不再是打击亨特家族,而是挽救亨特家族,从而挽救摇摇欲坠的美国银行界。

  美联储和美国主要商业银行决定与亨特家族谈判,以缓和市场的恐慌情绪。在谈判过程中,华尔街股市表现稳定,白银价格在跌到10.82美元一盎司之后也暂时止跌回稳,事态总算没有进一步恶化。

  尼尔森-亨特接下来的表现完全可以用“恬不知耻”来形容:他和弟弟威廉-亨特飞到了华盛顿,会晤了美国财政部的高官,请求财政部和美联储牵头,向亨特家族提供巨额长期贷款。尼尔森-亨特暗示说,如果不出面挽救亨特家族,那么亨特家族将抛售手头剩余的6300万盎司白银,彻底摧毁市场信心,并把各大银行一起拉下水。美国参议院和众议院都对白银危机展开了调查,尼尔森-亨特对议员们表示,亨特家族只是做了一笔错误的投资,并且受到了政府的过度干预,所以亨特家族其实是白银危机最大的受害者。这番颠倒黑白的证词居然获得了许多议员的同情。

  最后,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决定与亨特家族妥协。沃尔克说服美国各大银行组成集团,向亨特家族提供价值11亿美元的长期贷款。作为代价,亨特家族拱手让出了许多油田和炼油厂的股权,并且把亨特家族最成功的企业——普拉斯德石油公司抵押给银行集团。沃尔克允许亨特家族在财务状况好转之后赎回普拉斯德石油公司,但警告他们在此前不得再进行任何期货投机活动。

  妥协刚刚达成,尼尔森-亨特的一名高级雇员又向国会举报亨特家族有“更大的阴谋”,包括游说伊朗国王购买白银,控制全世界的白银供给等等。尼尔森-亨特大发雷霆,声称这名雇员说的全是假的。无论如何,由于证据不足,国会和美国司法部最后没有对亨特家族采取任何法律措施。

  轰轰烈烈的白银危机到此就宣告结束了。亨特家族实际上已经崩溃,只是以“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态度获得了美国政府的帮助,延缓了自己的瓦解。1981年以后,随着白银产量的扩大,白银期货和现货价格不断下跌,亨特家族手中剩余的几千万盎司白银大幅度贬值,财政状况更加恶劣。尼尔森-亨特和弟弟威廉-亨特被迫于1987年申请破产保护,并且卖掉了他的所有赛马。作为石油巨头和赛马王子的尼尔森-亨特从新闻中消失了,变成了一个破产的前富豪。他带着10亿美元来到华尔街和芝加哥,最后变得一文不名。

  亨特家族抵押和出售的大部分石油产业都没有赎回,所以这个家族的大部分影响力都丧失了。当然,亨特石油公司本部和酒店事业、橄榄球事业仍然保存了下来,由亨特家族的其他成员掌管。现在,这个家族已经不再是商业界举足轻重的角色了。

  1979-1980年的白银危机是商品市场最后一次,也是最大的一次操纵事件。囤积居奇从此成为了历史名词,监管者对期货市场的控制更加严厉,企图将操纵市场的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此后,金融衍生品取代了商品期货,成为了操纵、投机和丑闻的最大舞台。20世纪90年代的悲剧主角,例如巴林银行、橙县政府和长期资本管理公司,都是倒在了金融衍生品的舞台上。

  本文作者:雪白血红,来源:雪球,原文标题:《白银的疯狂之一:上世纪80年代亨特兄弟白银操纵事件》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李园

美元 尼尔森 白银 现货 大豆期货
我要反馈
相关专题: 美国“逼空”大战转向白银专题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 最近访问
  • 我的自选
  • 01/全国GDP排行榜:粤苏鲁前三 4省可排全球经济体二十强
  • 02/27省份今年GDP目标确定:均在6%以上 湖北海南最高达10%以上
  • 03/不要怕“卡脖子”,当年新中国被“掐心脏”,照样挺过来
  • 04/特斯拉回应"甩锅"国家电网:提及多种可能因素 供用户参考理解
  • 05/户籍改革再进一步 专家称长远目标指向人口自由流动
  • 06/味千中国年度预亏1.1亿 “骨汤门”丑闻后两起投资巨亏
  • 07/雨润破产重整:创始人回归未能救起,意向重整方初现
  • 08/广州浪奇一年亏掉30年攒下的利润:三位高管被查被抓 该谁负责?
  • 09/巴西媒体流传“科兴公司批美国”声明,科兴澄清:该声明系伪造
  • 10/1月份PMI三大指数均继续保持在荣枯线以上
  • 01/特斯拉“正面刚”国家电网 国网直指特斯拉“甩锅”
  • 02/十大券商:最恐慌时点已过等待节后新高 看三大布局
  • 03/周末集中爆雷:82只A股“一夜预亏”3000亿 近700万股民欲哭无泪
  • 04/茅台限价令:逼出“53度哇哈哈”
  • 05/超6万亿市值蒸发:2020年中国石油扣非净利润大幅亏损
  • 06/十大机构看后市:早春或已无躁动 A股可能进入暂时平淡期
  • 07/本周“大肉签”又来了:中500股赚6万? 有新股非首日也疯狂
  • 08/中芯国际今日起从OTCQX市场撤出
  • 09/贪杯的“酒鬼”:“看不懂”的上涨逻辑 谁是幕后推手
  • 10/2021年2月1日涨停板早知道:七大利好有望发酵
  • 01/浦发银行原副行长穆矢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
  • 02/农行又吃百万罚单 监管盯上银行数据泄漏等风险
  • 03/2月1日在售高收益银行理财产品
  • 04/银行理财市场规模近26万亿 去年为投资者赚了9932.5亿
  • 05/独山农商行向老赖放贷:不良贷款处置或存猫腻
  • 06/浦发银行原副行长穆矢被开除党籍:隐瞒境外存款 数额较大
  • 07/多地银行房贷呈现趋紧迹象 不存在大面积停贷
  • 08/浦发银行原副行长穆矢被开除党籍:夫妻共贪 生活腐化
  • 09/明星代言P2P:游走在流量与合规之间的金融营销
  • 10/中办、国办:鼓励银行参与创投基金和政府投资基金合作
  • 7X24小时

    徐小明 凯恩斯 占豪 花荣 金鼎 wu2198 丁大卫 易宪容 叶荣添 沙黾农 冯矿伟 趋势之友 空空道人 股市风云 股海光头
    徐高 徐高
  • 张奥平: 中小板注册制改革将实现落地
  • 孙彬彬: 财政收支如何影响流动性?
  • 管涛: 贸易顺差去哪儿了
  • 管清友: 寻找货币大洪水中的诺亚方舟
  • 老艾: 2月万亿投放 节前将撒红包?
  • 交易提示 操盘必读 证券报 最新公告 限售解禁 数据中心 条件选股 券商评级 股价预测 板块行情 千股千评 个股诊断 大宗交易 财报查询 业绩预告 ETF期权 类余额宝 基金净值 基金对比 基金排名商品行情 外盘期货 商品持仓 现货报价 CFTC持仓 期指行情 期指持仓 期指研究 行业指数 权重股票 期货名人 专家坐堂 高清解盘 期货入门 各国国债 期市要闻 期货研究 机构评论 品种大全外汇计算器 人民币牌价 中间价 美元指数 直盘行情 所有行情 美元相关 人民币相关 交叉盘 拆借利率 货币分析 机构观点 经济数据 专家坐堂 分析师圈 国债收益率 全球滚动 CFTC持仓 比特币外汇计算器 黄金资讯 白银分析 实物金价 ETF持仓 黄金TD 白银TD 金银币 专家坐堂 基础知识 现货黄金 现货白银 现货铂金 现货钯金 高清解盘 黄金吧 白银吧 黄金分析 CFTC持仓
    叶檀 凯恩斯 曹中铭 股民大张 宇辉战舰 股市风云 余岳桐 股海战神 郭一鸣 赵力行
  • 2015天天涨停:市场出现震荡企稳 继续紧盯绩优股机会
  • 北京股商:如何看待缩量反弹
  • 黄斌汉:基金利好多 A股缺互联网龙头
  • 老股民大张:反复依旧是短线低吸的机会
  • 樊波天檀:大盘止跌回升 重聚做多能量
  • 牛哥新世界:60日线这一点位万不容失
  • 彬哥看盘:上蹿下跳的市场加速赶底
  • 跑赢大盘的王者:抄不抄底 就看这根线
  • 郭一鸣-:行情还会持续吗
  • 花荣:春节前该轮到小盘绩优股唱戏
  • 东方红--陈晨:次新股爆炒 大小盘共振回升拐点即将形成
  • 东坡的美酒:注意今天双鬼拍门 三个问题是致命的
  • 叶檀 凯恩斯 曹中铭 股民大张 宇辉战舰 股市风云 余岳桐 股海战神 郭一鸣 赵力行
  • 2015天天涨停:市场出现震荡企稳 继续紧盯绩优股机会
  • 北京股商:如何看待缩量反弹
  • 黄斌汉:基金利好多 A股缺互联网龙头
  • 老股民大张:反复依旧是短线低吸的机会
  • 樊波天檀:大盘止跌回升 重聚做多能量
  • 牛哥新世界:60日线这一点位万不容失
  • 彬哥看盘:上蹿下跳的市场加速赶底
  • 跑赢大盘的王者:抄不抄底 就看这根线
  • 郭一鸣-:行情还会持续吗
  • 花荣:春节前该轮到小盘绩优股唱戏
  • 东方红--陈晨:次新股爆炒 大小盘共振回升拐点即将形成
  • 东坡的美酒:注意今天双鬼拍门 三个问题是致命的
  • 董明珠还能为格力奋战多久?|《至少一个小时》 董明珠还能为格力奋战多久?|《至少一个小时》
    梁建章:中国人口衰竭的速度前所未有 梁建章:中国人口衰竭的速度前所未有
    冷友斌回应网友质疑:说价格高 对飞鹤不公平! 冷友斌回应网友质疑:说价格高 对飞鹤不公平!
    王中军:我喜欢比较“江湖”一点的人 王中军:我喜欢比较“江湖”一点的人
  • :券商开户专属通道:新客专享理财福利多多
  • 沙漠雄鹰8:今日A股应有企稳的意愿
  • 彭恩泽:需求旺盛稀土市场价格在持续上涨
  • 跑赢大盘的王者微博1:一个替代另一个 你最大的敌人竟是它
  • 用户7541061204:均线系统全部反压 成交地量再地量
  • 蚊子先生大江:很多人说荣盛借款利率高
  • 纳溪大J买买买:观察跟踪过几个票
  • 张洋eein:这是天大的利好 怎么解释他为例好
  • 02-03 嵘泰股份 605133 --
  • 02-01 曼卡龙 300945 4.56
  • 02-01 鑫铂股份 003038 18.08
  • 02-01 春晖智控 300943 9.79
  • 02-01 德必集团 300947 51.47
  • 团车网再度调低IPO募资额
  • 君实生物赴港IPO:研发烧钱
  • 苏州龙杰核心工艺将被淘汰
  • 三只松鼠:IPO仍在排队中
  • IPO排队者:高新成通关密码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