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首次成功逼空外资,在本地期货市场大获全胜事件。

2012年底,全国各类资金团结一致,对国际四大粮商之一的路易达孚展开了围剿,多头和空头双方共计投入了数十亿资金,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棉花期货博弈。最终,国内资金通过齐心协力,击败了空头,作为本次逼仓失败的一方,路易达孚也付出了巨大代价

交易实质上是金钱的博弈,在每场激烈的博弈背后都隐藏着未为人所知的故事,这次逼杀外资也不例外。

作为全球四大粮商之一,路易达孚在中国棉花市场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中国棉花市场的全面开放,路易达孚加快了在国内市场的布局,并迅速扩大了业务规模,而跨国公司成熟的期现运作模式也为其带来了可观的收益。然而,路易达孚并不满足于现货贸易所带来的收益,更希望通过在期货市场上对棉花进行运作,以获得更大的回报。

此时正值全球经济萎靡,2010年棉花期货价格从16000上涨到34000每吨,然后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回落到目前的19000区间,每日成交额也从4000亿降至50亿。由于对棉花需求持续下降,棉花价格呈现弱势运行趋势。路易达夫发现自己手中有数十万吨的棉花现货,而棉花市场却不景气,他相信自己实力强大,可以轻松做空棉花期货市场,即使做空失败,他也有足够的棉花现货可供交割。

从2013年12月18日开始,路易达孚在棉花1301合约上建立了空单头寸,成本价约为19200元。随着他不断加仓空单,棉花价格不断大幅下跌,交易量也持续增加,与此同时,国外公司开始在中国进行棉花期货空头交易,这一消息在国内期货市场迅速传开,棉花现货商们纷纷组织起来反击。

2013年1月4日,中国的棉花交易商们开始采取行动,棉花期货价格开始表现出稳定的迹象,接下来的一个日子,国内的多头资金持续涌入市场,导致棉花1301合约的成交金额翻了一番,达到了126亿,大量多头资金的加入以及阳线的出现增强了市场信心,空头进入市场的原因是棉花市场供应大于需求,而棉花价格低迷,预计政府将会降低新一年棉花的收购价格,这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

而多头的原因是,棉花价格已经接近棉农的成本价,为了保障棉农的利益,国家必然会稳定棉花价格。因此新一年的棉花收购价格不会降低,甚至可能会提高,而2012年的棉花收购价为每吨20400元,而此时棉花期货价格在19200元左右,多空双方在成本价区域展开了激烈的博弈,多次的上下影线的出现也代表了这场博弈的激烈程度。

国内的多头资金认为棉花收购价不会降低,以叶大户为首的江浙期货席位的产业资金逐步加仓多头合约,这使得棉花期货价格逐步上涨,呈现出逼仓行情的态势,到1月16日时,棉花价格已经上涨至19500元每吨,路易达孚选择移仓更换合约,继续在棉花1305主力合约上做空,意图与多头进行决战,随后几天,棉花期货市场出现波动,多空双方一直在等待**时机进行交易,成交额一度下降至30亿。

2013年1月23日,棉花期货价格跳空高开,多头资金再次加入市场,当天棉花期货的成交额直接增加到141亿,此时空方已经陷入亏损,但从持仓数据来看,路易达孚一直看空,其空单持仓占据主导地位,尽管浮亏巨大,但路易达孚似乎不打算放弃,并在20000点的价格区间继续加仓空单,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初路易达孚也曾在棉花期货市场上大举做空,导致棉花价格大幅下跌,大赚一笔

1月29日星期二,棉花的收储价格确定为20400元,这一消息已经得到基本确定,因此国内多头资金再次进场做多,巨量做多资金的涌入使得棉花期货当天直接封住了涨停板,最终报收价为20445元每吨,这一交易日的交易量是上一交易日的3倍,达到了300亿。根据盘后龙虎榜数据显示,来自华南地区的机构多头持仓大幅增加,成为当日的买入主力。

在这个时候,路易达孚寄希望于实物交割,但是,路易达孚自身拥有的数十万吨美棉无法直接用于国内郑棉交割,尽管市场上高价收购,但由于国储吸收了大量的优质新棉,导致符合交割要求的棉花现货紧缺,因此,国内产业和机构资金的轮番做多进一步打击了棉花空头,使他们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此时的棉花空头已经陷入困境,浮亏接近十亿。

在这种情况下,路易达孚开始与多头进行沟通,请求宽恕,据消息人士透露,经过多次协商,棉花多头和空头终于达成共识,当天由多头代表与路易达孚公司中国总经理刘汪洋达成协议,决定平仓,双方一致同意,作为空头的路易达孚将给予多头一定的赔偿,具体数额未对外公布,根据棉花期货的成交持仓情况来看,赔偿金额应该不低。

在路易达孚和多头达成平仓协议之后,棉花期货价格大跌

作为在国际市场呼风唤雨的巨头,没想到却在中国期货市场上栽了一个大跟头,从此不敢再胡乱造次了!

关注我,分享更多期货市场交易真实案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