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田管:不同土质、苗情应该如何滴水?
我们先来看看棉花的需水大概的规律#热门内容分享#
据研究,亩产50公斤皮棉的棉田总耗水量为300—400立方米,亩产100公斤皮棉则总耗水量为450立方米左右。与其它作物相比,棉花的蒸腾系数较高,为380—650。但在不同生育时期,需水量也不同,总的趋势是与棉花 生长发育的速度相一致。

苗期株小生长慢,温度低,耗水量较少;随棉株生长速度加大而耗水量也不断增加,到花铃期生长旺盛,温度高,耗水量最多;吐絮后,棉株生长衰退,温度较低,耗水量又减少(表1)。

表1 棉花各生育时期耗水量
棉花水分的消耗,在苗期约有80-90%是从地面蒸发掉的,棉株蒸腾耗水仅占10-20%;蕾期地面蒸发和棉株蒸腾耗水各占50%左右;花铃期地面蒸发和棉株蒸腾耗水分别占25-30%和70-75%;吐絮后地面蒸发和棉株蒸腾耗水又基本趋于相等。由于各生育时期对水分的要求不同,因而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也不同(表2)。

表2 棉花不同生育时期对土壤水分的要求(%)
发芽出苗期,土壤水分以田间持水量的70%左右为宜,过少种子易落干,影响发芽出苗;过多易造成烂种,影响全苗。
苗期土壤水分以田间持水量的55-60%为宜,过少影响棉苗早发;过多棉苗扎根浅,苗期病害重。
蕾期土壤水分以田间持水量的 60-70%为宜,过少抑制发棵,延迟现蕾;过多会引起棉株徒长。
花铃期是棉花需水最多的时期,土壤水分以田间持水量的70-80%为宜,过少会引起早衰;过多棉株徒长,增加蕾铃脱落。
吐絮以后,土壤水分以田间持水量的55-70%为宜,利于秋桃发育,增加铃重,促进早熟和防止烂铃。
根据棉花吸水规律,现蕾初期到开花盛期,棉田遇旱灌水是关键时期。

正常棉田滴水管理
正常棉田如未受风灾、雨灾等天气影响,土质不太粘也不偏沙的壤性土,进水期可适当向后延迟。
有如下情况再滴水:
1、看子叶表现:棉花受旱会先从下部表现出来,当子叶发黄,开始脱落,则表示受旱;
2、看叶片萎蔫:高温天气在中午观察,棉叶出现暂时萎蔫也属正常现象,到下午4点至5点时应恢复正常,如此期间不能恢复正常则表示受旱;
3、看叶片颜色:受旱后的棉叶呈暗绿色、且叶片薄,无光泽;
4、棉花叶片弹性:中午将四叶对折,用拇指和食指按中部,叶片仍不断裂,则表示受旱。

5、看生长点长势:主茎生长点中部凸起,表示受旱,中部凹陷表示水足。主茎生长点幼叶和幼蕾大小,幼蕾明显大于幼叶,表示受旱。
6、看主茎红茎比:不同时间红茎比不同,如6月上中旬红茎比大于70%,大于此标准为受旱。
7、测量主茎日生长量:在正常情况下,主茎(6月)现蕾前日生长量在1---1.5厘米,现蕾后日生长量在1.5---2厘米,若停止生长或生长过慢,则表示缺水。
正常棉田进头水前需将根系下扎好,扩大适度根群为丰收打好基础,同时可根据棉花长势少带肥料或不带肥料,这阶段以炼苗为主。图文编辑:天山植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