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公司南疆区域各分公司苗后回访和田间技术服务发现,当前播种较早的棉田目前以达到7-9叶一芯,个别区域8-9苔,现蕾1-2苔;部分受风灾影响较大的区域(巴州局部)植株高度偏低,但叶龄都以达到6叶,未现蕾。目前田间盲蝽蟓危害迹象较为明显,较去年同期偏重;部分区域棉田中一出现一代棉铃虫幼虫(5月4日-8日见到棉田中棉铃虫幼虫);多数棉田中出现黑蚜和青蚜中心蚜株和有翅黑蚜;个别棉田棉叶螨点片发生于地头底边。加之近期南疆将有一次高温天气,我公司针对当前苗情、虫情发展情况以及天气情况,提出以下管理建议,供广大南疆农户参考。
1、对于长势够,日生长量低于0.8厘米每天的棉田,以及盐碱危害明显的棉田采取提前滴水促长得措施,滴水带尿素2-3公斤每亩 ,腐殖酸1-1.5公斤每亩,促长促根。滴水确保滴至膜边。滴水3-4天后中耕一次,宽度22-24厘米,深度18厘米以上。
2、对于长势正常的棉田 采取“ 轻、勤”的方式,开展系以“调”促转化、促花芽分化早现蕾、现大蕾;以“控”控制塔河2 号节间长度、控制节间赘芽生长,塑造合理株型。
我公司品种:国审J8031(金丰2号)、国审J206-5、金丰8号对缩节胺较为敏感,建议6叶一芯后缩节胺亩用量0.5克;新陆中75号、新陆中68号、新陆中64号、金丰10号对缩节胺不是很敏感,建议6叶一芯后缩节胺亩用量1克;8-10天化调一遍,以塑造合理株型结构并促早现蕾、显大蕾。以现蕾棉田带粉剂硼肥15克每亩,开花前打一次即可。
3、 分棉田出现黑蚜和黄蚜中心蚜株,建议采取点片防治为主、生物防治为辅的方式,人工喷雾的方式开展点片防治,切不可一上来就机械大面积普防,防止中心蚜株向周边扩散,同时保护天敌数量;对于棉盲蝽蟓的危害,今年重于往年,建议没百株棉花有7株出现危害即可防治,直至小麦收割结束10天后。因盲蝽蟓迁飞较快,需采取联动群防群治方可达到较好防控效果,否则打药只能来回赶虫,防效差,防治次数显著增加,成本加大,不利于棉花生产管理。(蚜虫一般用啶虫脒、吡虫啉、噻虫嗪、氟啶虫酰胺、吡蚜酮等药物+阿维菌素组成复配药方开展防治即可。盲蝽蟓采用虫螨腈、丁虫腈、乙基多杀菌素+阿维菌素防治。一代棉铃虫较重地块(长绒棉)需添加灭幼脲、氟铃脲等防治。对于中心螨株及时打地头地边及保护带,采用哒螨灵、乙唑螨腈+螺螨酯、乙螨唑喷透,不漏死角防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