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行动传承孝道 让亲情不断升温

媒体滚动
转自:石家庄日报
□本报记者 刘俊科 通讯员 翟海静
“咱村老会计王国英,人实在,脾气好,照顾爹娘无微不至,是咱们村出了名的大孝子,俺们都佩服,真是俺们学习的榜样!”2024年1月8日,午后的阳光和煦明媚,深泽县铁杆镇南冶庄头村的几个村民口中评论的王国英,是一位72岁的老人,曾在村委会担任会计多年,除了工作上认真,他对老人的孝顺更值得学习和敬仰。
出生于1952年的王国英,自幼家境贫寒,家中兄弟姐妹多,在那个物质极为匮乏的年代,一家人的温饱都是问题。“那时候穿的衣服都是补丁摞补丁,家庭人员虽然多,但一家人十分和谐团结。”王国英老人说,自己父母的谆谆教导和对爷爷奶奶的孝顺潜移默化地对大家产生影响,孝顺这颗种子深深埋在王国英心里。
时光荏苒,转眼间已过去多年,王国英有了自己的家庭。王国英的父母也慢慢变老。王国英的父母在村南单独住一个小院,小院虽不大,但在王国英的整理下,小院收拾得干干净净、井井有条。每到春天,王国英都在院里种上各式各样的蔬菜,整地、浇水、施肥等,夏天,枝繁叶茂、蝶飞虫鸣,到了秋天,瓜果满园,飘香四溢,生机勃勃的小院给父母带来无数的欢乐。
王国英种着几亩苹果树,但不管多忙,下地干完活儿后,王国英都要去父母的住处转一圈,或是端着爱人刚做的丸子,或是拎上刚出锅的馒头,给老两口送去可口的饭菜。“守着娘边剥棉花桃边唠家常,陪着爹看电视、给爹理理发,再烧上一锅热水为他们泡泡脚……”王国英说,这是最简单而又最幸福不过的事了。
王国英不善于言谈,但他做事很细心,王国英想尽办法让父母生活得更好。每次去集市赶集,王国英都会给父母带回既健康又营养的食品。除了物质上满足父母的需求,在精神生活上,王国英也考虑得非常周到。王国英闲余时间给父母读报,讲国家新政策,讲社会焦点,讲感人的典型故事,让父母足不出户就了解外面的世界。
2018年,王国英的母亲因病去世,这让他很伤心。上了年纪的父亲血压、血脂偏高,平时也离不开药物,为了让父亲按时准确吃药,细心的王国英怕父亲记性不好用错药,就把一天要吃的药按剂量分装在三个袋子里,嘱咐父亲哪一袋什么时间吃。村里改厕,他全程监护,把厕所改好,又怕马桶坐垫凉,王国英让爱人做了棉垫,绑在坐便器上,让老人用着更舒服、方便。如今,王国英93岁的父亲在儿女的照顾下健康生活着。
王国英兄弟姐妹四人,他排行老大,也处处以身作则,弟弟妹妹以他为榜样,都非常孝顺。弟弟觉得王国英腿脚不好,想多分担照顾老人的责任,但王国英不答应,他说:“照顾老人是我们的义务,不能因为我腿脚不好就打折扣。”每到冬天,王国英的两个妹妹会把老父亲接到城里去住。当父亲去城里后,他一周内要给妹妹打上好几个电话,询问老父亲的身体情况。
“你养我小,我养你老;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到老。”王国英实在、孝顺,他怀着一颗纯净透明的孝道之心,以身作则为儿女们作榜样,用实际行动感化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他的为人处世和孝道精神为街坊邻居作表率,也深深感动着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