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近几年的时间,有些种植棉花的棉农发现,在棉花的出苗期,会出现一些大小苗的情况,相对也比较严重,那么这种情况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又该如何解决呢?下面,小编就给大家说一说!

一、棉花出苗出现大小苗的原因

1.铺膜问题

一膜提高温度,解决了早苗全苗问题。塑料膜种植棉由窄膜(60~90 厘米膜)发展为宽膜(2.05米膜)。升温效果明显。苗期管理应以温根强根抗逆性为主。提高温度是苗木管理的**措施。高含水量、不同含水量的棉花幼苗的苗长较慢,铺膜质量较低,会导致大、小苗的出现。

2.滴水出苗问题

适宜的播种和滴灌可以解决土壤水分不均匀的问题,是整个苗木苗齐苗的关键。种植后,在一天内种植枝条和滴水(快速布料管快速滴灌)。这是杜绝大小的关键。否则,如果滴水太晚,种子会吸收水分。此时,土壤湿度并不均匀。2-3天后,一些种子会吸收水分。这是大、小苗木出现的主要原因。滴灌不均匀也会引起苗木大小。滴灌和土壤温度低影响幼苗出苗。

3.残膜问题

由于地膜作物连年栽培,耕作层中的地膜积累过多。据有关技术人员调查,耕层残膜出苗率在3~8%之间,残膜播种或覆盖,土壤渗透性差。部分棉田因死苗或未出苗,可达10%以上。

4.播种质量问题

播种太深、太浅、种子鲜亮会引起大、小苗、播种土壤振动压力等对出苗的影响。

5.整地质量问题

土地整理过早、地形参差不齐,影响播种质量,导致幼苗出现不规则的出苗现象,并出现大大小小的苗木。

6.除草剂使用问题

除草剂用量和技术控制不到位,喷施重叠或过量的现象也影响了出苗率,也导致了苗期现象的发生。近几年来,一些棉田经常发现硬苗不长,棉苗红,根肿。棉花根腐病和镰刀菌枯萎病也会引起出现大小不一的问题。

二、棉花大小苗的解决办法和措施

1.适时提高整地播种质量严格土地整理质量控制,达到较高的经营标准,保证苗全,苗齐。对于滴灌的棉田,易干,但不要湿,适合土地整理。导致播种深度不一致,形成大苗和小苗。

播种后,如果土壤空间大,种子不易吸水,会影响棉花幼苗的生长,采取播后抑制,可增加种子与土壤的接触,增强种子对土壤的吸湿能力;宽膜播种更有利于下层土壤水分的增加,增加播种层的水分含量,有利于种子的萌发。播种后,如果降雨量大,第一种是打破平板,另一种是及时进行浅耕,切割表面坚硬的外壳,帮助出土。但松土时,不要损坏幼芽。

2.齐苗化调:苗期(或50%以上出苗率),每亩喷施1.5~2克缩节胺,控制果枝初节高度,促进根系发育,提高叶片光合能力,培育壮苗。即通过化学防治达到苗期的效果。在提取真叶时,建议用0.2~03克每亩来控制幼苗,以解决大苗和小苗的问题。

3.适期适量滴水及时播种布管滴水后,不要太晚。否则容易出现引起大小苗问题。在滴灌中,根据土壤水分来确定滴灌量,不得过高,否则过多滴灌会导致地温降低,幼苗生长缓慢,出苗顺序不一致,易生苗。

4.筛选出纯度高发芽率高的优良种子,用完整一致的种子播种。种子大小不同,也容易形成大小苗。

来源:天山植保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