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 277. 棉花黄萎病菌工(真菌)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 277. 棉花黄萎病菌工(真菌)
曾汉龙
<p class="ql-block">一,概述</p><p class="ql-block">棉花黄萎病菌(真菌)是一种常见的棉花病害,主要危害棉花叶片和茎秆,对棉花产量和品质产生严重影响。病菌主要寄生在棉花叶片和茎秆上,以棉籽为营养源,以棉籽和茎秆上皮细胞为宿主,产生毒素。病菌通过风、雨、水、土壤等途径传播,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和流行性。病菌具有耐旱、耐高温、耐干燥的特点,对低温、干燥的环境抵抗力较强。病菌可以分泌毒素,对植物组织产生毒性作用,使叶片黄化、萎缩、畸形,严重时导致棉花植株死亡。该病菌是一种常见的棉花病害,对棉花产量和品质产生严重影响。</p> <p class="ql-block">二,生物学特征</p><p class="ql-block">棉花黄萎病菌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棉花病害,其生物学特征如下:</p><p class="ql-block">1. 菌丝体:棉花黄萎病菌属于菌丝体,是一种多细胞真菌,由多个菌丝组成。</p><p class="ql-block">2. 菌体:菌体大小不一,但一般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为10~50μm。</p><p class="ql-block">3. 孢子:孢子大小为10~12μm,椭圆形,光滑或带刺。</p><p class="ql-block">4. 病原性:棉花黄萎病菌是一种重要的棉花病害,可引起棉花黄萎病。</p><p class="ql-block">5. 传染性:该病菌可通过病害传播,也可通过土壤、昆虫、棉铃、鼠类等传播。</p><p class="ql-block">6. 流行性:该病菌在棉田中流行性较强,病害程度不一,轻则叶片黄化,重则整株死亡。</p><p class="ql-block">综上所述,棉花黄萎病菌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棉花病害,具有菌丝体、菌体、孢子、病原性、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生物学特征。</p> <p class="ql-block">三,形态特征</p><p class="ql-block">棉花黄萎病菌是一种真菌,其形态特征为菌丝体长而粗厚,菌丝末端有直立的小梗,形成扫帚状,形成菌盖。菌盖表面光滑,大小不一,边缘卷曲,菌盖基部有污浊的孢子面。菌丝体上无色,基部染褐色。分生孢子器位于菌丝体上,有分生孢子器孢子梗,分生孢子器孢子体小,圆形或卵圆形,有刺毛,无细胞壁。孢子小而圆,表面光滑,大小不一,单细胞或多细胞。初生孢子器孢子体为单细胞,圆形或卵圆形,有刺毛,细胞壁较厚,孢子小而圆,表面光滑。</p> <p class="ql-block">四,全球分布</p><p class="ql-block">我们需要确定棉花黄萎病菌在全球的分布区域。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棉花黄萎病菌是一种什么菌。经过查询,我们得知棉花黄萎病菌是一种真菌。接着,我们需要了解全球真菌的分布情况。根据资料显示,全球真菌分布非常广泛,几乎无处不在,包括人类、动物、植物、真菌和微生物等。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棉花黄萎病菌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分布。</p> <p class="ql-block">五,药用价值</p><p class="ql-block">棉花黄萎病菌属于真菌,主要寄生于棉花叶片,会导致棉花黄萎病的发生。此外,该病菌还存在于棉籽、棉铃和棉桃中,并且能传播黄萎病。</p><p class="ql-block">从药用价值方面来看,该菌对于棉花黄萎病的防治具有一定的价值。经过研究表明,该菌对棉籽、棉铃和棉桃的黄萎病具有防治作用,能够有效减少棉花的损失。</p><p class="ql-block">因此,“棉花黄萎病菌工(真菌)具有防治棉花黄萎病的价值”。</p> <p class="ql-block">六,与人类的关系</p><p class="ql-block">棉花黄萎病菌是一种真菌,属于黄萎病菌属。黄萎病菌在棉花生产中会引起棉花黄萎病,对棉花生产造成严重影响。</p><p class="ql-block">黄萎病菌主要通过病菌携带的粉尘传播,包括棉花加工厂、棉花仓库等地方。人类在接触棉花加工过程中,如采摘、手工整理等操作,容易接触到黄萎病菌,从而感染黄萎病。</p><p class="ql-block">黄萎病菌对人类健康的危害较大,会引起全身性感染,包括皮肤感染、呼吸系统感染、神经系统感染等。同时,黄萎病菌还会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对棉花生产造成损失。</p><p class="ql-block">因此,人类在接触棉花加工过程中,应当采取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手套、护目镜等,避免直接接触黄萎病菌。同时,棉花加工企业也应当加**生管理,定期清洗设备、更换过滤器等,减少黄萎病菌的传播。</p> <p class="ql-block">七,主要危害</p><p class="ql-block">棉花黄萎病菌(真菌)主要危害棉花叶片、幼茎、花枝、果枝和花蕾等。该病害的流行和流行范围受地区、品种、年份等多种因素影响,与气象条件、栽培管理、棉田土壤、棉株生理状态及生长势等密切相关。该病菌具有高温、高温和低温等不同生存条件,在高温、低温、干燥、潮湿等不同环境中均能生存。该病菌在棉花幼苗期发病最重,而高温、干旱、低温和潮湿等环境条件是造成该病害发生的重要因素。该病菌主要侵害棉叶片,可形成黄化、落叶、萎蔫、干枯、轮斑、黄斑、黄条斑等不同的病斑,严重时叶片基部干枯,呈黄褐色,有时叶尖或叶尖基部干枯,且往往在发病初期叶背出现水渍状黄斑,叶片黄化,后干枯,或叶缘向内卷曲,叶尖或叶尖基部干枯。叶片基部黄化、干枯,有的植株病斑不明显,但植株叶片上部黄化、干枯,在叶面两侧基部出现黄斑或条斑,有的植株叶片上部黄化、干枯,下部呈条状黄斑,形成花枝、花蕾、幼果和果实黄化、干枯、畸形等。</p> <p class="ql-block">八,传播途径</p><p class="ql-block">棉花黄萎病菌是一种真菌,它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传播:</p><p class="ql-block">1. 土壤传播:黄萎病菌常常生长在潮湿、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如果土壤中含有病菌,就会传播给棉花。</p><p class="ql-block">2. 机械传播:黄萎病菌可以通过机械方式传播,例如在收获棉花时,如果操作不当或者机器上有病菌残留,就会传播给棉花。</p><p class="ql-block">3. 虫害传播:黄萎病菌可以通过一些害虫传播,例如棉铃虫、棉花铃蛾等。</p><p class="ql-block">4. 病源传播:黄萎病菌可以通过棉花本身或病害后的棉铃传播,例如病害后棉铃出现黄萎、畸形等现象。</p><p class="ql-block">综上所述,黄萎病菌主要通过以上几种方式进行传播。</p> <p class="ql-block">九,防控措施</p><p class="ql-block">棉花黄萎病菌是一种真菌病害,对棉花危害严重。为了预防和控制该病害,需要采取以下防控措施:</p><p class="ql-block">1. 加强棉田检疫,做好病源菌源的管控。具体措施包括在棉花生长期间定期检查棉田,发现病源菌源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控制和消灭,防止病菌扩散。</p><p class="ql-block">2. 合理施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化学农药对棉田环境和棉花的生长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采取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有机防治措施。</p><p class="ql-block">3. 选用抗病棉种。选用抗病棉种是预防棉花黄萎病菌病害的关键措施之一,能够有效降低病害的发生率。</p><p class="ql-block">4. 及时防治病害。对于已经发现的病害,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包括进行喷雾、喷灌、喷施、刮除病叶等措施。</p><p class="ql-block">5. 加强棉田管理,保持棉田通风透气。保持棉田通风透气,可以降低病菌的生长和繁殖,减少病害的发生。</p><p class="ql-block">综上所述,棉花黄萎病菌的防控措施包括加强棉田检疫、合理施药、选用抗病棉种、及时防治病害和加强棉田管理。</p> <p class="ql-block">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特邀“外来入侵物种”专家,学者;“外来入侵物种”调查与研究志愿者;网络。如有雷同、相同之处,知识产权归原作者所有。谢谢!</p><p class="ql-block">外来入侵物种调查与研究编辑部</p><p class="ql-block"> 曾汉龙</p><p class="ql-block"> 2024年17月17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