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全程管理技术
一、苗期生育特点及田管技术
(一)苗期生育特点
1、以营养生长为主:棉花苗期生长主要是扎根、长茎和生叶,并开始花芽分化,是以营养生长为主的时期,并为以后的生长和生殖生长奠定基础的时期。
2、根系生长快,地上部分生长缓慢:由于苗期温度较低,地上部生长慢,地下部根系较快,主根从子叶展开到第2—3片真叶平均每天长1.5厘米,较地上部分快4—5倍,发苗先发根,壮苗先壮根,故苗期应着重根系的培育。
3、对肥、水吸收量小:由于苗期温度低,地上部生长缓慢,棉苗营养体小,蒸腾量低,吸收较小,据测定,苗期吸收氮只占全生育期的5—10%,吸收P、K各占3%,其需水量占总需水量的10—15%。
4、抗灾能力弱:苗期营养体幼嫩,对恶劣、外界环境抵抗力弱,特别是在3叶以前,其幼茎尚未木质化,抗御灾害能力差。
(二)苗期的长势长相
棉花壮苗与早发是密切联系的,壮苗是早发的基础,早发是壮苗的标志,所以争取早发的关键是培育壮苗。一般认为壮苗早发的长势是棉苗生长墩实,株矮发横,宽大于高,茎横粗,节间短,红绿各半;主茎平均每日增长0.3—0.5cm,叶色油绿、叶片平展、大小适中、真叶生长快;现蕾时一般机采棉株高达18—25cm,真叶6—8片,棉苗的主侧根均发达,主根扎得深,粗壮、侧根多,分布均匀。苗期以发展根系为主。
农民对壮苗的要求一是清明播,4月齐,割麦4—5叶,苗全齐壮早;二是真叶7—8片,叶薄顶芽肥,苗高18-25厘米。苗期促早发,十分重要,因早发后,能以早争长,以早争多,以早争稳,以早争好,为夺取高产打下良好的基础,以早争长,早发后能相应扩展有效的现蕾、开花、结铃的时间,使有效蕾、花期延长。
(三)苗期看苗诊断
一看棉苗倒数第4叶的宽度。棉花苗期、蕾期、花铃期都可以通过测量这片叶子的宽度辨别是壮苗还是弱苗。
二看两叶平、四叶横:当棉苗有两片子叶和两片展开的真叶时候,其真叶展开的角度与子叶平行的棉苗为壮苗,不平行的为不正常苗。当棉苗有4片展开的时候,测量棉田这片叶到那片叶之间最宽处的宽度,应该大于棉苗高度(从顶心到地面的高度),宽大于高为正常苗,高大于宽为弱苗。
三看棉苗倒数第四叶的颜色:棉株叶片绿色的深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棉株内部的营养状况。若叶色太深说明氮肥吸收多,棉株容易疯长;叶色太浅,说明氮素营养不足,需进行施肥,不然棉苗就会生长瘦弱。用比色卡测定出苗后为2—2.5级,现蕾前达3—3.5级。
四看顶部4叶的叶位:看棉苗顶部4叶着生位置,从上往下数的排列次序来辨别棉苗的长势。苗期壮苗早发的叶位是“4321”。
五看棉苗主茎红绿比:幼嫩主茎皮层含有叶绿素,呈绿色。随着棉苗的生长,接受充足的光照,花青素大量形成,茎杆颜色由下而上逐渐转红。棉花茎杆红绿的不同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判断长势和老嫩程度。苗期主茎红绿以各占50%为好,红色部分过长,说明偏弱,绿色部分过长,说明偏旺。
六看棉苗主茎日平均增长量:棉花从出苗到现蕾,主茎日增量以0.3—0.5cm为宜,过大说明棉花生长偏旺,过小说明棉苗偏弱。
(四)苗期的主攻目标
在一播全苗的基础上,力争壮苗早发,促进棉花平衡生长,壮苗是早发的条件,早发是壮苗的标志,而早发的标志是早现蕾。
(五)苗期田间管理技术措施
全苗是丰产的基础,是充分利用有效生育期、增加亩铃数的关键。在新疆棉区,在采取地膜覆盖种植、提高播种质量等一播保全苗措施的基础上,棉花出苗后要及时破板结或破膜放苗,对于还缺苗的棉田要人工补种。
棉花苗期中耕松土,是促进壮苗早发的重要措施之一。它不仅能破除板结、提高地温、调节土壤水分、增强土壤微生物活动能力、加速土壤养分分解,还能防止或减轻病虫草危害,利于棉花根系发育,利于促进棉花壮苗早发。
中耕松土次数和深度,要因地、因苗制宜。做到地板、地湿、有草、苗旺必耕。而且,地板、地湿、苗旺要适当深锄,以散墒增温,促根下扎,促旺苗转壮苗;地干墒差、苗弱要适当浅锄,以保墒增温,促进根系发育和茎叶生长,增强根系吸收能力和棉苗抗逆能力,促弱苗转壮苗。一般棉花苗期中耕松土3~4次,宜先浅后深,由3~5 cm逐渐加深到8~10 cm为宜。
早防棉花病虫害。棉苗病虫害的防治,主要是抓早。
二、棉花蕾期生育特点及田间管理技术
(一)蕾期的生育特点
1、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蕾期是营养生长和生长并进时期,但仍以营生长为主,而生殖生长处于由小到大的过程。从器官建成和有机养料的分配比重来看,体内有机养料的分配、运输仍以生长点和幼叶为中心,营养生长占明显优势。
2、根系生长加快:棉花在现蕾后,根系生长加快并逐渐扩大,吸收面积迅速扩大,吸收能力显著增强,比苗期的吸收增加1倍以上,蕾期吸氮占总量的11—20%,吸磷占7%左右,吸钾占9%左右。
3、干物资积累增多:现蕾后温度增高,光照条件好,地上部生长快,绿色叶面迅速扩大,群体叶面积指数比苗期增加2.5—3倍。
(二)蕾期长势长相
棉花蕾期稳长的长势长相是:根系深,吸收能力强,节间紧凑,茎杆粗壮,叶色鲜绿,大小适中,顶端生长点肥壮,果枝四散,蕾柄短,苞叶紧、蕾多、蕾大、脱落少,6月底开花。
(三)蕾期看苗诊断
一看茎顶长势:棉花茎顶长势,对肥、水反应敏感,其顶部4片叶位置的变化,生长点的下陷或冒尖,能反映棉株体内生理活动的变化。茎顶长势是以顶芽与下数第4片叶的高度差表示的,如果顶芽与第4片叶面高度之间相差不超过0.5厘米,称平顶,表示棉花生长正常;如果低于0.5厘米以上,称凹顶,表示棉花生长旺长,如果茎顶高出0.5厘米以上,称为凸顶,表示棉花生长瘦弱。
二看柄节比:棉花现蕾后,可以根据棉花叶柄和果节的长度之比来鉴定棉花生长趋势。所谓柄节比,是指棉花主茎上的第1—2个果枝着生处的两片真叶叶柄长度和同节位果枝第1节间长度的比值。可用叶柄长度比果节长度来表示。如疯长型棉花的叶柄和节间长度接近相等,叶柄的绿色长度在15厘米以上;稳长的柄长比节长约大二倍多;慢长型的柄长比节间长大四倍多,慢长型主要是果节生长慢。
三看主茎增长量:棉花现蕾到盛蕾期,其主茎日增量以1.0—1.5厘米,盛蕾到初花以2—2.5厘米为宜。如果主茎增长量达到了3厘米以上,是棉花疯长的表现。主茎增长高峰期,一般应在开花前后,现蕾株高20厘米,盛蕾期高40—50厘米为宜。
四看主茎红绿比:现蕾初期要求茎杆红绿各占50%,以后红色部分逐渐增加,至开花初期红色部分占60—70%为好。在现蕾时期,如果红色部分多于绿色部分,表明棉花长势偏弱,但绿色部分占70%以上是棉花徒长的表现。
五看叶片的变化。叶片的厚薄、大小是鉴别棉花旺、壮、弱的标志。旺长棉花的叶片厚而大,弱苗叶片小而薄,正常的叶片厚薄、大小适中,蕾期的叶位仍以4321为宜,如果第五叶超过4叶时,表示棉花生长偏旺;如果3叶超过4片叶时,表示生长偏弱。叶片颜色,现蕾后绿逐渐退淡。现蕾初期,倒四叶宽以10厘米左右为壮苗。以后每增加1片叶,叶宽增加0.5厘米,开花期其宽度达15—16厘米。以后应逐渐小。
六看现蕾速度:现蕾后3—4天出一果枝,一天现蕾,始花时平均每株有果枝7个,现蕾20个左右。
(四)蕾期的主攻目标
在壮苗早发平衡生长的基础上,实现发棵稳长,力争早现蕾多现蕾,搭好丰产架是蕾期的主攻目标。影响稳长增蕾的主要矛盾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矛盾。要求促控结合,促进营养生长生殖生长的协调发展,达到壮而不旺,发而不疯,生育稳健,力求蕾多,蕾大脱落少。
(五)蕾期田管技术措施
1、中耕:提高地温,加速营养生长。
2、补充适量浓度的营养叶面肥和锌,硼肥,促进棉花营养转化,(棉花营养生长速度决定花芽分化的数量,花芽分化的花原基数决定棉花生长的高度)
3、化调:控制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产生,增加脱落酸浓度,增大生殖生长转化。
4、控水:推迟进头水(出苗55-60天进水),平衡NPK养分用量,促进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步生长。
此时棉花虫害重点抓好棉蓟马、棉蚜、红蜘蛛、棉铃虫和盲蝽象的防治。
来源:农之道,如涉及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