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棉花胡同

周末来这一起溜达

在故宫以东

有这么一条胡同

保留着清末的砖雕拱门

有着可以上房揭瓦的胡同剧院

还有大名鼎鼎的“中戏”

这就是东棉花胡同

毗邻繁华的南锣鼓巷

却有难得的安静与清闲

东棉花胡同

明朝时属“昭回靖恭坊”

清朝时属镶黄旗

位于东城区安定门内大街

原先叫棉花胡同

后来为与西城的“棉花胡同”区分

便加了一个“东”字

东棉花胡同紧挨着南锣鼓巷

每年来逛南锣的人都很多

他们在巷子里游逛、寻觅、体味

而南锣两边的胡同

却很少有人愿意探究一番

“ 中央戏剧学院 ”

若论起来

东棉花胡同也就是

京城一条普普通通的胡同

普通胡同也有亮点

首先一进胡同口

“隐藏”着一座大有名气的

中央戏剧学院

中戏位于东棉花胡同39号

这里曾是民国时期

北洋政府总理靳云鹏的宅邸

靳云鹏,字翼青

是段祺瑞手下“四大金刚”之一

靳云鹏1919年入阁,任陆军总长

段祺瑞下台,徐世昌继任大总统后

任命他为国务总理

解放后

靳云鹏故居被改造成了中央戏剧学院

学校对面的景秀餐厅

是不少明星念书时都来吃过的小馆子

也被称为“中戏第二食堂”

“ 市级保护文物 ”

东棉花胡同 15号民宅的门脸

看起来与其他并无不同

但精华往往不在表面

院里有一座为中西合璧式的拱形券门

在2001年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布局严谨,做工精细

墙体花卉、走兽、吉祥等图案

至今仍然清晰可见

这里曾是清末将军凤山的宅邸

三进四合院的格局

均为硬山式合瓦建筑

宣统初,凤山官至广州将军

时武昌起义爆发

他不顾下属劝阻,坚持去广州赴任

于1911年10月25日

被革命党人炸弹暗杀

成为满清王朝最后的牺牲品

历经百年

这座砖雕拱门得以神奇地保存下来

成为了胡同文化的经典

如今的15号院

早已变成胡同里的大杂院

房屋也早已安上了现代门窗

两旁充斥烟火气的杂物

只能看着这些砖墙上的雕花感叹世事变迁

“ 先锋戏剧实验室 ”

蓬蒿剧场位于东棉花胡同35号

这个难寻、低调的小剧院

却是北京先锋戏剧的实验室

每年南锣戏剧节都会在这里举办

“蓬蒿”名字出自李白的诗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走在胡同里

起初只能看到一个小小的招牌

门脸也不大

走进之后才发现别有洞天

阅览室、排练室

资料馆、咖啡厅、露台......

很多热爱戏剧的人

能在这里泡上一整天

胡同里的小剧场

总有着别样的氛围

采光很好的玻璃阳光房

可以上房揭瓦的露台

适合和朋友一起吹着风眺望胡同景色

也可以独处看书感受难得的宁静

东棉花胡同

精美的雕砖拱门

文艺的胡同剧院

还有简单的生活

拥有一种别样的安宁氛围

小伙伴们逛胡同时

记得不要打扰到大家的生活哦

部分内容 、照片来自网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