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棉花种植的技巧,想不高产都难
棉花在生活中就比较常见了,不管是我们穿的衣服,盖得棉被,还是一些手工艺品,一些布料都是棉花制作成的。棉花在生活中有很大的重要性,所以种棉花就成了很多农民致富的途径。但是很多农民就发现,棉花产量越来越差,到底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对呢?

种子的选择决定了棉花的产量。现在好多农民都在种植抗虫棉,虽然它能保证很高的产量,成熟期也很早,并且防灾害能力也能强,但是棉花是通过授粉繁殖的,这样就很难保证这个品种的纯正,导致种子品种不正,生产量上不去。并且这种品种的棉花对周边环境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如果种植方法不当的话,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棉花播种的时间不能太早,这样会使种子受到低温和霜害的影响,很容易导致种子刚生长就有了病害。过早的播种会让种子提前进入生长的阶段,然而在后期的生长过程中,种子也同样需要养分的支撑,如果没有足够的营养,会导致种子发育不全,营养不达标,产量就会减少。
棉花的生长过程中,水是不能缺少的。在种植的过程中,如果连续没有进行水分的补充,会降低棉花的代谢,就像人不喝水也没办法提交人体的代谢功能。但是水分也不能太多,在设计起垄的时候,就要注意排水的设置,如果遇到暴雨天气,没有及时排水会导致棉花根部呼吸不畅,容易增加种子死亡的数量,细菌也会滋生,从而引发各种虫害,导致棉花产量变低。


施肥的时候很多农民只选择单一的化肥,就拿我们隔壁家阿姨来说,他们种的是小范围的棉花,只用于自家做棉被用,但是为了节约棉花施肥的成本,他们只选择了化肥,后面导致土地中有机物质的缺少,没有足够的营养提供给根部,导致营养不平均,结果收成并不是很理想。所以,我们在选择肥料的时候,不仅要施化肥,还需要购买一些有机肥料,结合使用才能达到高产,千万不能因为成本,减少肥料的使用。
很多人把棉花地连续的使用,连续几年都在用这一块地种棉花,这样就等于给自己找麻烦。现在种植棉花的面积也很大,很多都是承包种的棉花,要想不连续种植也比较亏,但一般的棉花地连续种植两年以上,就是造成土地养分流失,土层里的病虫隐患也很多,发生病害的机率大了,那么对棉花更好的生长自然就有阻碍,会更降低棉花的产量。
所以,建议一些农民在种植棉花地的时候,尽可能的隔一两年就换另外一种农作物进行耕种,调整土地的使用,尽量平衡土地的养分,这样才能种出更高产量的棉花。图文编辑:天山植保,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