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的注射剂制作,简陋却不简单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的制药技术跟其他各个领域一样,已经相当发达,但七零年代的注射剂从原材料到成品上市是一个怎样的过程呢?当您了解这一过程后,会感觉简陋而不简单,现在我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
当年我们的自主注射剂可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提取和精制2.配置,经提取精制后用适当的溶剂溶解或稀释配成所需浓度并根据需要加入各种附加剂。3.过滤4.灌装5.封口6.灭菌7.印字8.包装。

(一)提取和精制
1. 提取:药物的提取常用的溶剂有水和乙醇。它的优点是能将药物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价廉易得,但是这两种溶剂也可以把不少杂质同时提取出来。
用水提取时一般用蒸煮法,用乙醇提取时,则常采用浸渍法、渗漉法和回流法等。

几种渗漉用具
2.精制:精制的目的是尽可能地保留有效成分除去杂质,以保证成品的安全、有效和稳定。
由于目前多数药物的有效成分尚不明了,因此在制备注射剂时,不能单纯追求某一成分或某一种纯品而忽视临床疗效,所以精制工作必须紧密结合临床进行。
精制的方法很多,目前农村常用的有下面几种方法。(1)溶剂处理法:药物中各种成分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不同,可利用不同溶剂反复处理进行提取液的精制。目前,农村最常用的方法是:1水煎煮~浓缩~乙醇沉淀:2乙醇提取~回收乙醇~加水沉淀。前者可除去水煎煮时提取出的植物蛋白质、淀粉、粘液质、多糖类及无机盐等醇不溶性杂质;后者可除去乙醇提取出的叶绿素、树脂等水不溶性杂质。
用乙醇沉淀时,可采用一次加入,使药液中乙醇浓度一次达80%左右,或分次加入,使药液中乙醇浓度逐漸达80%左右的方法。
用水沉淀时,多采用分次加入法。

滤框和滤袋
乙醇沉淀需要加入药液中的乙醇数量可按下式粗略计算:
C·(V+X)=C·X
C.为水提取液需要调到的含醇量(%);
C为加入的乙醇的浓度(%);
V为水提取液(药液)的体积(毫升);
X为需要加入的乙醇的体积(毫升)。
例如欲用96%乙醇沉淀500毫升水提取浓缩液中的杂质,使药液中乙醇浓度达80%,需要加入的乙醇数量(毫升)按上式计算:
C:·(V+X)=C·X 代入:
80·(500+X)=96·X
40000+80X=96·X
16X=40000
X=2500毫升
即需加入2500毫升96%乙醇。
(2)萃取法:应用本法精制时为了减少氯仿用量,应适当缩小水提取液的体积,一般可浓缩至每毫升含生药量为1~2克(即1:1或1:2)。水提取液如先经乙醇处理除杂质者,须注意将乙院赶尽,以免萃取时易乳化。

薄膜蒸发连续提取装置示意图
(3)酸碱沉淀法:中草药提取液加入适量酸碱调节pH至一定范围,以除去部分杂质,使药液精制。如板兰根注射液,用氨水调至pH8.5~9,便可除去部分杂质。仙荷草素可用破性水浸出,再加酸使析出沉淀,反复数次制得成品。
(4)铅盐沉淀法:铅盐沉淀法是利用醋酸铅或碱式醋酸铅在水或醇溶液中能沉淀多种成分的性质来提纯有效成分或分离除去杂质。
醋酸铅能沉淀有机酸、酸性皂武、树脂、酚、色素、质、蛋白质等。碱式醋酸铅除能沉淀醋酸铅所沉淀的物质外,亦可沉淀某些黄酮武、中性皂戒等物质。
通常使用醋酸铅或碱式醋酸铅溶液的浓度为10~20%,加入的量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先将提取物浓缩,加入铅盐溶液,生成沉淀,搖匀后,放置片刻,取上清液再滴加铅盐溶液不再产生混浊便可。
沉淀后,放置数小时,便可过滤除去杂质。由于铅盐对人体有害,溶液中过量的铅盐必须除去。
除铅通常有三种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一种方法,也可以两种方法结合使用。
①硫化氢法:用硫化铁加盐酸在硫化氢发生器,发生硫化氢气体,通入准备除铅的溶液中,即产生硫化铅黑色沉淀而除掉溶液中的铅盐,俟除铅完全后,再加热赶尽硫化氢。

自制硫化氢发生器
方法的优点是除铅比较完全。缺点是:硫化氢有恶臭。对人体有害,使用中要注意通风排气,除给时间长,溶液pH随之降低,特别是当溶液pH低于3时,除铅效率很低,此时可用氢氧化钠调高溶液pH至4~5。硫化铅沉淀有较强的吸附作用,易吸附有效成分造成损失。
②硫酸和硫酸钠法:使溶液中铅盐与硫酸根生成不溶性硫酸铅而除掉铅,一般使用10~20%的溶液直接加到准备除铅的溶液中。
方法的优点是简便快捷,易于滤除,试剂价廉易得。缺点是除铅不够完全,带入比较多量的无机盐。为了提高除铅效果,可在乙醇溶液中进行,或先用硫酸或硫酸钠除去大部分铅后,再与硫化氢除铅法结合起来。
离子交换树脂法:使溶液中铅盐通过阳离子交换树脂除去。
方法的优点是:除铅完全。但缺点是:使用有局限性,某些有效成分能起交换作用者不能应用;取材比较困难;树脂再生手续繁琐。
(5)蒸解法:含有挥发性有效成分的药材,可用蒸馏方法进行提取与精制。

水蒸气蒸馏装置示意图
(二)配制
药物经提取精制后即可用适当的溶剂溶解或稀释,必要时可添加附加剂。配成足量。
1.溶剂:药物注射剂的溶剂基本为注射用水,间或用油。
2. 附加剂:配注射剂常根据主药的性质,需要加适当的附加剂,加入的量不应过多,以免影响注射剂的质量和疗效。
常用的附加剂可分为增溶剂、pH调整剂、局部止痛剂、等渗调整剂以及抗氧剂等。
(1)增溶剂:增溶剂用以增加药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有些药物,经提取精制后须加适当的增溶剂方能配成溶液,有些品种往往在加热灭菌后,溶液又呈微混浊,或有颗粒状物质出现,一般都可加入增溶剂加以解决。常用的增溶剂有吐溫-80、山梨醇、甘油、丙二醇以及酸碱等。
2)pH值调整剂:按药物性质不同控制一定的pH范围,使注射液稳定,加速组织对药物吸收,减少注射液所引起的局部刺激。一般注射液控制pH在4.0~9.0。各种注射液的pH值限度按主药性质加以具体规定,必要时加适当酸、碱或缓冲剂调节。加热灭菌后pH值有升降变化者,应加注意。
(3局部止痛剂:某些注射剂在施行皮下或肌肉注射时,常常因对组织有刺激性而引起疼痛,可酌加局部止痛剂,常用的局部止痛剂有苯甲醇(用量为1~2%)或三氯叔丁醇(用量为0.5%)。
(4)等渗调节剂:一般供肌肉注射的中草药注射液可不考虑调节渗透压,但必要时或靜脉注射液宜配成等渗溶液。常用的等渗调节剂为氯化钠、葡萄糖等。
(5)抗氧剂:根据主药的不同性质选择应用。常用的抗氧剂及其用量为——焦亚硫酸钠(0.1~0.2%)、亚硫酸氢钠(0.1~0.2%)、无水亚硫酸钠(0.1~0.2%)、硫代硫酸钠(0.1%)。
(三)过滤
经上述操作配得的溶液,在灌封前必须经过反复过滤,以除去不溶性物质,得澄明的溶液。
通常过滤方法为先用滤纸或棉花过滤,后用3号垂熔玻璃漏斗进行反复过滤,至药液澄明无异物即可。如无垂熔玻璃漏斗能过滤澄明也可。广大群众在大搞药物剂型改革中,创造了很多先进经验,用不同的滤材或方法滤得澄明无异物的药液,所以在进行过滤时不应受条件的限制,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如在采用布氏漏斗或垂熔漏斗减压抽滤缺乏抽气设备时(图55),可利用拔火罐的原理造成负压瓶的方法(方法是将燃着的酒精棉花放入瓶中,一听到突然的声音后,迅速将准备好的胶塞盖上,便成负压瓶了)代替抽气机进行减压,使用方便,但须注意安全。

拔火罐原理减压抽滤示意图
在过滤时如不容易得到澄明的溶液,或过滤的速度较慢时,可考虑加入助滤剂,方法是取一定量的助滤剂用注射用水调成混悬液,先在布氏漏斗的滤纸上抽成一层助滤层,然后才将溶液过滤,这样一般都可以获得澄明的溶液。助滤剂常用的有滑石粉、活性炭和纸浆等。滑石粉吸附性小,对胶质能起到很好的分散作用。活性炭对于色素、细菌等可以吸附,对药物中有效成分如生物碱及甙类等物质亦有吸附作用,使用时须注意。纸浆一般对药物中的成分不起反应,但能吸附一些色素,助滤作用也很理想。纸浆的制法是将滤纸剪碎加入1%盐酸,不断搅拌,煮沸三小时,用常水漂洗至中性,压干,然后再用1%氢氧化钠同样煮沸三小时,用常水洗净,压去水分,烘干即得。临用时配成纸浆便可。
(四)灌装
药液过滤澄明后,即可按使用剂量分装灌注于经处理的安额(或其他容器)中,灌注的量应较标示量稍多,以补足注射剂使用时沾留在安部内壁及注射器中的损失,按药典规定2毫升者应多0.15毫升,灌装时注意勿使药液沾附在安额颈管壁,以免熔封时炭化。最简单的灌装方法是利用注射器直接抽取药液进行灌装,或以注射器为主作成定量调节装置,以提高灌装速度与分装的准确性。

安瓿灌注装置
容器及器材的选择与处理:
(1)安瓿:安瓿用于贮存注射液,要求为中性安瓿,容量规格通常为每支2毫升。
安瓿处理空安部先用常水洗净外壁,截割安部颈后用常水倒冲干净,再用滤过的蒸帽水灌注,煮沸30分钟,甩水,烘干备用。如购进不洁净的空安瓿,则须在用常水倒冲洗后,用0.1~0.5%盐酸水溶液浸泡24小时或煮沸30分钟处理,再用常水冲洗至洗液不显酸性为止,再用滤过的蒸馏水灌注,煮沸30分钟,甩水,烘干,备用。空安瓿冲洗装置:可在水池内安装一节铁水管或竹管,在管的一头封闭,一头接水源,在管身钻数孔,每孔安装一粗针头,针头尖端剪平,便成。

安瓿冲洗装置
用蒸馏水冲洗时,可用三个Y型接管连接,在出水口用胶管接粗针头,用木架把它固定便成。
(2)胶塞小瓶(青霉素旧瓶):为解决安瓿不易购到,同时废物利用,可回收青霉素旧瓶代替安瓿。在回收利用青霉素旧瓶时,先用常水将瓶外壁洗刷干净,然后才打开铝盖胶塞,如瓶内无脏物存在,用常水冲洗后,用玻璃清洁液清洗内壁,放置2小时以上,最好放置过夜,然后用常水内外反复冲洗,再用蒸馏水洗至洗水不呈酸性,最后用滤过的注射用水清洗干净,烘干备用。
如回收青霉素旧瓶已开口或有脏东西粘附,则须在用常水冲洗后,用2%碳酸钠溶液或肥 皂水、肥皂 粉洗 刷干净后,冲洗,再用玻璃清洁液清洗内壁,其余相同。
如回收青霉素旧瓶,遇有用蜡封瓶盖时,须先去蜡然后开盖,去蜡的方法,可将小瓶埋入80~90℃的细砂中旋转使蜡熔化除去。
(3)橡胶塞与橡胶管:新橡胶塞与新胶管可用3%碳酸钠煮沸一小时,用常水冲洗干净后,再以1%盐酸煮沸一小时,仍用常水冲洗干净,再用滤过的蒸馏水煮沸30分钟。
回收旧橡胶塞,旧橡胶管:选择完整无裂縫者,用约0.5%的肥皂粉溶液煮沸15~30分钟,搅拌,俟稍冷,搓揉数次,用常水冲洗后,逐个用刷子刷洗干净,再用蒸馏水煮沸一次,备用。
(4)铝盖:用热水漂洗后,烘干备用。
(5)玻璃纸:先将玻璃纸剪成直径约为30~40毫米的小圆形纸片,用蒸馏水煮沸约30分钟,取出用蒸馏水漂洗多次至洗液澄明,再煮沸一次,即可应用。
(6)衬垫薄膜:先将涤纶薄膜刷去灰尘碎屑后,用95%乙醇回流牛小时,取出用滤过的蒸馏水洗净,然后浸入滤过的乙醇中备用,使用时用滤过的蒸馏水漂洗,除去乙醇即可使用。如不采用乙醇回流,先将涤纶薄膜用蒸馏水漂洗干净后,浸于滤过的乙醇中备用亦可。
(7)常用玻璃仪器的清洁处理:
1玻璃器皿清洁处理:一般玻璃器皿先用常水冲洗后,晾干,再以玻璃清洁液荡洗内壁,或用2%碳酸钠溶液或肥皂水洗刷,然后用常水反复冲洗,最后用蒸馏水冲洗干净。
2垂熔玻璃漏斗清洁处理:先用常水冲洗干净,晾干后以配方Ⅱ或配方Ⅰ的溶液,浸泡数小时,待自然滴下,然后用蒸馏水抽洗至洗液不呈酸性,再用过滤的蒸馏水抽洗干准备用。
(五)封口
注射液灌装入安部后,应迅速将安瓿的颈部封固,使安部内的药液及时与外界隔离,以细菌及尘埃等侵入。安额的封闭是以足够的火力使颈部玻璃熔融而密封。熔封的方法最简单的可以用脚踏鼓风器(“皮老虎”)或充气汽车轮内胎通过空气吹管喷射酒精灯火焰,这样能得到强烈的细长火焰。

安瓿融封装置
使用旧青霉素瓶代替安瓿,须用铝盖封口,封铝盖的方法,可使用简便封口器。

土制轧口机
如缺乏铝盖可采用灭菌后用火棉胶封闭,为防止高溫灭菌时胶塞跳出,可采用简易装置固定。

土消毒固定夹
(六)灭菌
注射剂的灭菌可采用100℃30分钟煮沸灭菌,或用流通蒸气30分钟灭菌。
安瓿经熔封、灭菌以后,应作漏气检查,剔除漏气安瓿以确保成品质量。
常用漏气检查法:将灭菌后的安瓿乘热立即浸入有色溶液(可于水中滴加几滴红、蓝墨水)中,如安瓿漏气,放冷后,有色溶液可渗入安瓿,即可判断检出。
经漏气检查合格的安额均应作澄明度检查。可利用检查箱或自然光源进行检查。
(七)印字
注射剂灭菌后,经质量检查合格的成品,即可进行印字包装。
小型生产的安印字是在普通油印蜡纸上刻好注射液的名字,用一块海绵或四至六层纱布加上印油或塑料薄膜铅印油墨,将刻好的蜡纸反转,固定在海绵上,然后把安瓿放在上面一滚而过,便可印上清晰字样。

印字板
(八)包装及贮存
包装器材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包装后必须标明制剂名称、含量、用途、用法用量及生产批号等。避光,在阴凉处保存。
以上便是七零年代注射剂的制作生产过程,看完后的您有什么感触呢?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