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苗期管理要突出“早”

棉花从出苗至现蕾这段时间为苗期,此阶段的生育特点是长根、长茎叶,属于营养生长阶段,如果这一阶段生长健壮,根系发育良好,绿色叶面的光合作用就强,制造的养分就多,为生殖生长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若生长过弱或过旺都会给以后的生殖生长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要采取科学的管理措施,力争使棉苗达到“秆矮、节密、茎粗、主茎上绿下红、红绿各半,现蕾时株高20㎝左右,有叶七、八片”壮苗的长相。具体做法是:

早查苗补缺

一播(栽)全苗是高产的基础,直接播种的田块此项措施显得十分重要,因种子发芽出苗受诸多因素影响,个别地段会没有达到一播全苗的要求,需及时补种。既是营养钵移栽的地块有时也会出现缺苗现象,也需及时发现及时补栽。为棉花高产打下有足够株数的基础。补苗时做到带水移栽,选植株大小与大田苗基本一致的苗子,以免栽后苗欺苗的现象出现。


早中耕松土

当前棉花生产上有直播和育苗移栽两种方式,直播的田块在两片真叶展现时

后,采用营养钵育苗移栽的在缓苗后进行中耕。中耕主要提高地温,增强土壤通透性,促苗早扎根,早发棵。同时,中耕还起到消灭杂草和病虫害的作用。因此,中耕宜早不宜迟,苗期一般中耕4一5次,中耕深度由浅及深,第一次划锄,从第二次起一次比一次加深。中耕做到不漏锄,不留草,不伤苗,深浅一致,土碎无坷垃。


早追提苗肥

棉花苗期需肥不多,但对肥料反应较为敏感,苗期一般低温或干旱,肥效发挥慢,影响棉苗的吸收利用,因此,在苗期看天、看地、看苗追施提苗肥,对促进壮苗早发有很好的效果。

提苗肥追施的原则是:薄地弱苗的地块,每亩施尿素5公斤,也可与有机肥或磷钾肥配合。对肥力高,底肥足,棉苗长势旺的棉田少施或不施以防棉苗徒长。在一块地中大苗少施,小苗多施,促苗均衡生长。

早防病治虫

苗期病害主要有立枯病、炭疽病等,虫害有地老虎,蛴螬,蚜虫,红蜘蛛等。早发现早防治。

小结:棉花苗期管理突出早中耕,早施肥,早防治病虫。才能培养出壮苗,为蕾期健壮生长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