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苗期长势长相标准及田间管理技术

一、机采棉苗期长势长相

(一)苗期壮苗长势长相标准

2叶时,两片真叶与子叶大体在一个平面上,叶面平展,中心稍凸起,叶色浅绿,主茎节间短、粗,株高6厘米左右;四叶时株宽大于株高,棉株矮胖,株高11厘米左右,主茎日生长量0.3~0.5厘米.

(二)苗期旺苗长势长相

2叶时,真叶明显高于子叶,叶片过大,叶色深绿;4叶时,生长点下陷,叶片肥大,下垂,叶色深绿,主茎嫩绿,主茎节间过长,株高超过15厘米。

(三)苗期弱苗长势长相

2叶时茎杆细弱,叶片瘦小,叶色黄绿;4叶时株宽等于或小于株高,叶片小,茎杆细。

二、苗期管理技术标准

(一)中耕标准

中耕次数2次以上,深度14~16厘米,耕宽25-28厘米以上,无伤苗埋苗伤膜现象,行间土壤平整、松碎。田间无杂草。

(二)病虫防治标准

主防蓟马、盲蝽危害,多头株率控制在2%以下,防治时可选用啶虫脒或吡虫啉或阿维菌素。加强中耕,降低苗期烂根病发生。利用光诱、性诱和食诱技术诱杀棉铃虫成虫。

(三)合理化控

化控是调节棉花苗期稳健生长重要手段之一。在化调工作中一定要掌握“前轻后重,少量多次”的原则。在棉花子叶展平后可用缩节胺1~2克/亩进行化调,以促进棉苗扎根稳长。对于今年气候与长势来看,1~5叶期一般不需要化调,对于弱苗或晚发棉田可亩施磷酸二氢钾100克+尿素80克,兑水30公斤叶面喷施即可。

机采常规棉田根据棉花长势,本着“前轻后重,少量多次”的原则,从5叶期开始根据棉花的主茎日生长量进行目标化调,主茎日生长量苗期0.3~0.5厘米(近期的日生长量),超出这个范围就可以适量化调,化控量按平均株高除以10量即可,即株高9厘米,除以10后,得亩用量0.9克缩节胺为宜。但要因地制宜,要根据棉花品种对缩节胺的敏感性,以及气候、田间湿度和田间长势长相特点合理用量。

一家之言,难免偏激和不足,请酌情参考,如有建议与异议请文后留言交流!

图文编辑:天山植保,欢喜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