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市日报(10月16日)
10月16日,郑棉窄幅震荡,CF2501开盘14060元,最低14055元,最高14190元,收于14100元,涨40元。新棉采收进入高峰期,籽棉收购和加工快于去年,收购价逐渐走稳;下游棉纱市场平稳运行,订单有转弱迹象,纺企继续逢低补库。整体看,新棉开始集中大量上市,收购价格相对稳定,短期或在14000元关口盘整。
10月15日,12月合约70.62美分,跌41点,3月合约72.75美分,跌44点;成交量27298手,减少9710手。金融市场、原油和谷物大幅下跌给棉花市场带来负面情绪,ICE棉花期货延续跌势,12月合约逼近70美分关口。最新的报告显示,上周美棉收获大幅加快,且优良率明显回升,收获期的棉花市场继续面临丰产的压力。同时,近期美元指数保持强势,推动棉花价格不断下跌。截至目前,棉价已较前期高点下跌近4美分,需求有望出现回升。
10月16日,进口棉到港均价(M指数)81.96美分/磅,较14日跌0.6美分/磅,折1%关税进口成本(不含港杂费)14097元/吨,折滑准税进口成本(不含港杂费)14614元/吨;国内3128棉均价(B指数)15447元/吨,较14日跌28元/吨。新疆棉山东到厂价3128B级15530元/吨,较14日跌30元/吨。国家棉花基差指数CNCottonJ(CF2501)637元/吨,较15日涨3元/吨。
棉市要闻
据石河子、昌吉、塔城、奎屯等地部分棉花加工企业反馈,10月以来机采籽棉采收、交售陆续进入高峰,但部分地区蛋卷棉不仅籽棉水分偏大(达到15-20%甚至更高),而且杂质比较大,明显高于企业收购标准,因此拒收、扣水扣杂等现象时常发生。一些轧花厂由往年“毛衣分”定价收购调整为“净衣分”收购,降低杂质过大对皮棉成本、品质指标的影响,因此从收购单上来看,34-37%衣分机采籽棉比较常见。
对于今年北疆部分棉区籽棉水杂偏大原因,业内分析主要包括如下三点:一是9月下旬以来,一些棉区遭遇降温降水的侵袭,导致部分棉田脱叶效果比较差,籽棉水分也偏高;二是受6月、7月天气及棉花品种、化控不利等影响,部分棉田果枝距地面偏近,不利于采棉机采收;三是相较约翰·迪尔采棉机,沃德、天鹅等国产棉机采收效果一般甚至稍差,存在部分农民、植棉大户排队等待约翰·迪尔棉机采收,少用、拒用国产采棉收的现象(一些棉花加工企业对于采用沃德、天鹅等国产棉机采收的籽棉收购价直接下调0.10-0.20元/公斤),夜间、早晨采收的现象并不少见,籽棉水分偏高。
从统计来看,截止10月15日新疆地区2024/25年度皮棉加工量已近64万吨,明显快于上年度同期,日新增加工量达到7.30万吨左右,表明北疆籽棉收购、加工有条不紊地快速推进。几家北疆轧花厂表示,由于担心天气变化、采收机数量充足,再加上农民普遍持籽棉收购价“前高后低”的看法,因此截止10月15日预计北疆籽棉采收进度已达到55%以上。大多数种植户都是一面采收一面交售,不拖泥带水,主要原因是担心后市籽棉收购价下滑及降温降水导致籽棉发霉变质,再加上2023/24年度少数农民一味惜售甚至委托棉花加工企业代加工,结果亏损严重的前车之鉴,种植业者大多见好就收。从调查来看,籽棉6.0-6.50元/公斤的交售价虽然低于棉农预期,但考虑到2024/25年度棉花目标价格产量补贴、质量补贴托底,农民并不惜售、不赌上涨。
根据巴西棉农协会(ABRAPA)的最新报告,巴西2024/年棉花收获已于9月份结束。截至10月4日,棉花加工完成59%,棉花检验完成56%,销售完成71%。
9月份,巴西棉农协会调整了2025年棉花播种面积,预计植棉面积为213.8万公顷,同比增长7%,产量预计为397万吨,同比增长8%,单产预计为1859公斤/公顷,和2024年基本持平。2025年的棉花播种将于11月份开始。
9月份,巴西出口棉花16.95万吨,同比减少9%,环比下降52%,对中国出口4.71万吨,占比28%。8-9月,巴西累计出口28.13万吨,仅次于2023年同期的29.08万吨。8-9月,中国、越南和巴基斯坦占巴西棉花出口的57%,对中国出口6.63万吨,占比24%。
2024年9月,巴西棉花现货价格指数环比上涨7.1%,至9月30日达到73.67美分/磅,同比下跌9.1%。
(来源:中国棉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