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木榔头,杉木梢;

金鸡叫,雪花飘。

弹棉花

曾经是人们生活中

不可或缺的一件事

相信在很多人儿时的记忆里

都会有走街串巷的弹棉花匠人忙碌的身影

弹棉花,又称“弹棉”、“弹棉絮”、“弹花”,是中国传统手工艺之一,我国至迟在元代即有此业,时至今日仍有操此行业者。元代王桢所写的《农书》中记载:“当时弹棉用木棉弹弓,用竹制成,四尺左右长;两头拿绳弦绷紧,用弦弓来弹皮棉。”

弹棉花是一种老手艺

虽然如今已经不多见

但在沥港街的小弄堂里

店主潘纪富

依然坚持着手工弹制棉花被

一张弓、一根弦、一个木槌,弹棉花的工匠用充满力量的双手拨动着弹弓丝弦。“嘭嘭嘭、嘭嘭嘭……”随着固定的拍子节奏,手里的木锤准确地击打在弓弦上,雪白的棉絮随着节奏被一股股力道撕扯开,变得蓬松柔软。如今,传统手工弹棉花逐渐被方便快捷的机器加工所淘汰,弹棉花这门老行当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

19岁至今,潘师傅已经弹了30多年的棉花。而在金塘的20多年里,由于潘师傅手艺好、价格公道、弹的棉花蓬松柔软、使用寿命长,渐渐地,他的名声越来越响,很多人都上门来找他,不说金塘本地人,从定海、宁波过来的客人都有不少。虽然名气有了,但是价格却始终如一,从2008年到现在,他弹棉花的价格就再也没有上涨过。

据潘师傅介绍,弹棉花时,棉花不能飞高,以弓弦的振动拉动棉花,一点点拉平,当弓弦在棉花中上下浮动时,用弹槌一遍遍敲,这样上上下下不停地在棉花里敲击弓弦,使棉花充分蓬松柔软,看上去更加洁白。棉花弹完,需要手工套上网状纱套,最后用压盘压磨,横过来,直过去,左右来回转动,使弹好的棉花和纱线充分粘合在一起,这样弹好的棉被才不会走形,质量得到了进一步保障。

用传统手工方式弹棉花,是一门既费时间又费体力的活计。每条棉被从原材料到成品,要经过弹松棉花、拉线、嵌纱、磨盘定纱等5大环节,一整套工序下来,需要耗费5小时左右才能完成。

或许

手工弹棉花注定会

成为一门消失的技艺

但他们编织的温暖

足以陪伴无数人

度过无数个甜蜜的梦乡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