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评论员 孔雨童 绘画 徐进

近日,有网友在网络平台发帖投诉“海底捞是不是歧视带棉花娃娃的人”登上热搜。原因之一是,该顾客带棉花娃娃到海底捞就餐,因要求给娃娃坐店内婴儿座椅服务员“露出不能理解的表情”,且“希望服务员给棉花娃娃过生日被拒绝”。
“养棉花娃娃”是当下不少年轻人、二次元群体中的一种风潮。给娃打扮、换装,带娃出游,“过生日”也成为日常的一环。平心而论,作为顾客,带着娃娃前来要求店员给它“过生日”,海底捞能不能接受?可以,但门店也完全有拒绝的权利,因为其超出了“常理”。在常态是“给人过生日”的情况下,这种超纲服务,店家需为此承担物料和服务的成本不说,也如网友所说“让工作人员对这一个根本不知是啥的娃娃唱生日歌有点侮辱人了。”因而,这是一道“选答题”,却不是“必答题”。“养娃”这种小众文化应当被尊重,同时“娃妈”们也应尊重其他社会主体和规则。
当然,顾客的这种“不满”和“落差”与海底捞一贯的营销方向、卖点不无关系——其传递的“来者不拒”“极致服务”让许多顾客消减了服务的“边界意识”。这提醒商家,不要过度营销“人设”,以免带来反噬。
“拒给棉花娃娃庆生”被诉“歧视”这件事,从根本上也反映出当下一种现象,那就是不同群体间“同理心”“常理心”的缺乏,以至于轻易上纲上线,动辄得咎。加剧的信息茧房中,原本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可以理解的事,却常常习惯于非黑即白、放大矛盾,于此种种之中,只会给我们生活增添更多戾气和烦恼。
世界并不是只有“抱着棉花娃娃的我”。不同社会个体之间应有更多的交流尊重,也给“不同”“矛盾”多一些缓冲的空间,而不是动辄给小事贴上“大是大非”的标签。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投诉 顾客 海底捞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财经头条作者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