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芷琳
回答于:2022-03-07 16:13:51

通常多肉上长有白色的絮状物时,这其实是一种比较正常的表现,这也说明多肉植株生长比较健康。但如果是从根部长出来的白色絮状物,已经变色了的话,甚至变成了灰色或者是蓝绿色,那么这个时候就要对它进行重视,因为多肉植物有可能发生了霉变,所以需要对它进行采取措施,以免病情加重。

日常养护习惯不当,肉肉感染到了病菌就会引发白粉病。开始的时候多肉叶片上会有黄色小点,后来变成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表面生有白色粉状霉层。白粉病不是普发性病害,但它会严重影响多肉光合作用,使正常新陈代谢受到干扰,造成早衰。

白粉病成因

1.白粉病高发季一般发生在夏初或夏末湿度高又不冷不热的天气里,夏秋季降雨较多,由于水分过多,土壤过分湿润,便会滋生霉菌,易患上白粉病。

2.还有一种情况,土壤过分干燥,长期不见光照,习惯晚上喷洒浇水,多肉叶面沾水加上隐蔽不通风,过渡施肥,有利于白粉病的滋生。

3、植物品种的自身原因,某些品种比较容易患白粉病。如火祭、赤鬼城、瓦松等。

白粉病的防治

1、白粉病治愈了很容易复发,因此要多注意平时养护的环境。

发现患病的多肉,首先要先立即隔离,把严重的叶片摘掉,防止霉菌传染,然后把肉肉放到通风有光照的地方。

2、晚上浇水,特别是喷洒,叶面上的水分无法在夜里很快干燥和挥发,湿度太大了,就很容易出现白粉病这种真菌性的问题。最适合浇水的时间是早上7、8点,最晚不能超过9点,这样白天的阳光就可以很快将叶子上的水蒸发了。另外,浇水的时候不要浇到叶片上,尽量针对根系浇水。

3、喷石硫合剂之类的农药,进行预防,按照一定的配比随配随用,配置石硫合剂的水温应低于3唑醚代森联、杜邦福星40%氟硅唑、德国巴斯夫翠贝醚菌酯

5、喷施时间最好傍晚以后,白天用药容易烧灼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