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蕾期管理要突出个“巧”字
棉花从现蕾至开花为蕾期,此阶段生育特点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而以营养生产为主。棉株逐渐增大,根系继续发展,营养代谢逐渐旺盛,表现在茎、叶、枝、蕾的生长加快,为增蕾稳桃打下基础。此阶段棉苗要求发棵稳长,具体是根系深扎,叶色油绿,茎粗节密,第一果枝着生节位低,果枝健壮,顶芽肥壮,蕾多蕾大。茎的红色部分占株高的三分之二,到开花有果枝8~10台。达到上述目标应采用以下措施。

巧施蕾肥
蕾期是棉花生长发育的转折期,也是需肥量由少向多的过渡期。因此,施肥既能发挥增枝、叶、蕾的作用,又要防止因施肥过多而造成的徒长。所以在施肥上要突出一个“巧”字。所谓巧施肥就是要看天气变化,看土质和地力情况,看肥料种类和质量,看棉苗长相。综合考虑,确定施肥时间、数量和方法。看苗长相是施肥的主要依据。对于肥力高的田块,底肥施得足,棉苗长势健壮,此期不施氮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一般亩施腐熟饼肥15~20公斤,或过磷酸钙15公斤。以控制徒长,促进稳长,达到蕾肥花用的目的。但对于地力瘦,底肥少,长势弱的棉田,要增施氮肥,促进发棵,搭好丰产架子,要注“促中有控,发中求稳”要控制用量,一般亩施尿素15公斤。对于中等地力地块,中等苗情的,可在初蕾和初花两次施肥,亩施总量尿素5~10公斤。

巧中耕培土
棉花此时期中耕是促进根系下扎,破除土壤板结,疏松土壤增加通透性,铲除杂草消灭病虫。培土是加厚棉花根部土层,增加侧根数量,起到固定棉棵,保水保墒的作用。中耕时要根据天气、土壤、苗情灵活掌握,抓紧雨后或灌水后的及时中耕保墒。有徒长的棉田中耕稍深,但不能切断侧根过多。蕾期中耕次数要看天、看苗、看地决定,一般两次为宜,中耕结合培土和施肥同时进行。

巧整枝
蕾期整枝主要是去叶枝和抹赘芽。叶枝也叫公杈,它会与主茎和果枝争养分,造成田间通风透光不良,因此当能辨认出果枝和叶枝时,就把第一果枝以下的叶枝及主茎基部老叶及时去除,并留2~3个健壮叶。在缺棵的地方或地头地边可留1~2个叶枝,使其转化为果枝。去赘芽,生长在主茎与果枝交叉处的芽,也叫“猫耳朵”,消耗养分,影响田间通风,要随见随去,抹小抹了。

此阶段也是化控的**时机,每亩可用缩节胺1克喷雾,调节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控制旺长。
病虫害防虫
此期主要虫害有棉蚜,蓟马,红蜘蛛等,病害主要有枯、黄萎病等,方法另发文。
总之,棉花蕾期管理要突出个“巧”字,也就是因时、因苗、因地制宜,使方法灵活动用,重点放在施肥上,中耕、整枝不忽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