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棉花种植技术理念,值得感悟!

一、调整植棉思路

(一)总思路是“防风险、降投入、稳单产、增收益”。如果当地不存在倒伏、烂铃、徒长、晚熟风险,就没有不可控的风险。

(二)充分利用发掘棉花自身“降投、稳产、增收”潜能。

(三)不以高产论英雄,而以高收益决胜负。单产指标订得越高,风险发生率越高。

(四)主要依靠科技、补植棉者智力短板实现增收,进而胜出。

(五)选低水肥地植棉,适当晚播,适当增加密度,少留果枝,控制水肥投入,利用或塑造较小株型,进行早熟栽培,促根下扎,尽量挖掘土壤深层供水供肥潜能。

(六)以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为核心,以籽棉公斤成本为准星。在不租地、自家管棉不计开支情况下,每公斤籽棉资金投入不超过2元。

(七)管棉不只限传统作业,经常调查巡视棉田,及时了解掌握棉情,是更重要的劳动。

(八)以不断学习实践为途径,提高对植棉有关知识和规律的认识。

(九)依靠自身投入,滚动稳妥扩大植棉面积,适度规模经营,少些反复和弯路,看似慢,实是快。

(十)依据实践结果,不断总结提高,不跟风,不为不科学宣传所惑,增强植棉信心和定力。

二、以降低棉田投入为主要抓手

(一)以公斤成本为底线,列出开支细目,严格执行,分阶段把握掌控。

(二)未见到产量影子,不能先投入大量底肥。

(三)以肥料和农药作为大幅降投入重点。

(四)最大限度减少低收益和无收益物质投入和体力投入,把宝贵资源用在刀刃上。

三、棉田诊断技术是提高植棉水平的核心技术

宏观上,通过对棉田立地条件的了解和棉田整体长势,判断棉花生育障碍因素,如土壤肥力、土层厚薄、土壤质地及在土层中分布、地上地下水源及水质、土地平整状况等。以采取相应对策。

微观上,重点是速效氮、磷、钾的营养诊断,棉花生育进程诊断,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诊断,主要病虫害发生发展诊断,害虫天敌动态诊断、棉株伤害诊断,不同棉花品种表现诊断等。以及时采取有效对策。

四、植棉户必须掌握的植棉技能

(一)根据不同棉花品种特性,因地制宜选用和管理技能。

(二)根据棉田肥力和品种特性,确定行株距和密度,以协调棉花个体和群体生育技能

(三)抓住主要矛盾、兼顾次要、及时止损技能。

(四)用化学调控剂“缩节胺”调控棉株生育技能。

(五)复合作业技能,如“播种十喷除草剂十施底肥”、“追肥十中耕十开沟培土”、“化控十喷农药十叶面喷肥”等。

(六)雨后快速高效为棉株补氮技能。

(七)叶面喷施尿素对抗旱灾技能。

(八)加“有机硅”增效剂提高治虫药效技能

(九)简化整枝技能。

至于驾驭机械技能,可通过社会化服务或换工解决。

尿素在管棉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可替代,不可不知,不可不备,不可不用。一是早期保蕾花,二是中期保顶心,三是后期保结铃。是见效最快、施用最方便、最经济高效的肥料。结合浇水补氮,也以尿素为**。

来源于国欣棉,刘春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