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目前正是春雷阵阵唤醒虫蛇的惊蛰节气。于是一轮又一轮降雨大战不断“上演”。由于降雨频繁,最近南方可谓是晴天难寻。
预计今年春播期(3月11日~4月20日)期间有春寒和连阴雨天气,强对流天气偏多,对春播有阶段性不利影响。
省农业农村厅和省气象局联合会商认为,今年我省早稻播种应尽可能采用保温育秧方式,规避春寒风险。全省自南向北播期可安排在3月中旬中期至3月下旬后期;早稻种植大户可在3月中旬利用降雨间歇期分批次提早播种。采用直播方式的,可自南向北安排在3月下旬中期至4月上旬中期。“一季稻+再生稻”模式可于3月中旬后期自南向北开始播种。棉花大面积播种时间,宜安排在4月中旬。
●2021年春播期天气形势及播种建议
2021年春播期(3月11日~4月20日)气象条件基本正常,对早稻播种总体有利,但降水偏少,期间会有春寒和连阴雨天气发生,强对流天气偏多,对春播有阶段性不利影响。
(一)预计春播期气象条件基本正常
气温偏高,降水偏少。预计2021年春播期全省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气象条件属基本正常年份。局地强对流天气偏多。预计2021年春播期局地性的短时强降雨、雷电、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偏多。
有春寒和连阴雨天气发生。预计3月12晚~13日(降雨为主)、3月15~18日(降雨为主,主要在北部)、3月中旬末、3月下旬前期、3月下旬末至4月上旬初和4月上旬后期,会出现阶段性低温或阴雨天气过程。其中,3月下旬至4月上旬,出现轻至中度春寒的可能性较大。
(二)保温育秧早稻的大面积播种,宜自南向北安排在3月中旬中期至3月下旬后期
保温育秧早稻一般要求播种期气温稳定通过8℃、大田移栽期稳定通过15℃、秧龄符合播种方式要求等。根据气象条件分析,建议保温育秧大面积播种期,赣南和赣中南部宜安排在3月中旬中期和3月下旬中后期,赣中北部和赣北宜安排在3月下旬中后期。其中种粮大户因播种周期长,宜在3月中旬利用降雨间歇期分批次提早播种,以保证按时完成播种任务。
(三)早稻直播大面积播种,宜自南向北安排在3月下旬中期至4月上旬中期
直播早稻因缺少保温设施,抵御不利天气的能力相对较差,一般要求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2℃。根据气象条件分析,建议直播方式大面积播种期,赣南和赣中南部宜安排在3月下旬中期至4月上旬前期,赣中北部、赣北宜安排在4月上旬中期。
(四)“一季稻+再生稻”模式,可在3月中旬自南向北开始播种
为使“一季稻+再生稻”模式获得高产,需要采用生育期较长的品种,在春季尽早播种。根据气象条件分析,建议在3月中旬后期起,自南向北避开冷空气时段播种育秧。其中生育期130天左右的品种,最迟应于4月中旬末播完;生育期150天左右的品种,最迟应于3月底播完。
(五)棉花宜在4月中旬大面积播种
近年来,我省棉花播种以大田直播为主,一般要求气温稳定通过15℃。根据气象条件分析,建议棉花可在4月中旬大面积播种;采用营养钵育苗的,可适当提早播期。
●农事生产有哪些建议及提醒?
早稻尽可能保温育秧,防范春寒的不利影响。今年春播期阶段性的阴雨和春寒天气较多,建议早稻种植区尽可能采用小拱棚、大棚或工厂化育秧棚等,进行保温育秧,防止烂种烂秧。如因劳动力不足,确实需要直播的,则不宜过早播种。
合理安排播期,提高播种质量。今年春播期南部天气条件优于北部,播种期可略早于往年;而北部播种期,则正常或略迟。各地应按照“冷中浸种、冷尾催芽、暖头播种”的要求,做好生产安排,提高播种质量。
播后加强防范不利天气影响。春季天气多变,早稻播种后需密切关注天气,适时采取措施,减轻低温阴雨、大风、冰雹、强降水等不利天气对秧苗和育秧设施及人员安全的不利影响。
●下步工作如何安排?
落实早稻面积。省级派出51个工作组对63个4万亩以上的早稻重点县进行驻县指导服务,落实1800万亩早稻面积。
做好预警防御。做好春播期天气监测,加密气象会商频率,及时发布预警防御信息,提醒各地做好防御工作。
做好技术指导。引导种植户尽量采取保温育秧的方式,确保播种质量。发动省、市、县农业专家、农技人员、田博士、土专家等的力量,为农民做好技术指导服务。
保障农资供应。加强种子、农机等农资装备调度和地区间余缺调剂,保障春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