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棉花引发的“血案”|H&M|安踏|棉花|耐克|股价|资本市场|阿迪达斯_手机网易网

一场棉花引发的“血案”

说这是一场由棉花引发的“血案”,一点都不为过。但是,棉花又做错了什么?

“H&M碰瓷****”作了一场大死,引发中国网友不满,相关话题刷屏热搜。

3月25日,耐克,阿迪达斯等众多耳熟能详的国际大牌相继登上热搜,原因却是一大批艺人宣布解约,被网友称为“内娱解约日”

当晚,H&M、耐克,阿迪达斯等股价纷纷下跌,一晚上市值蒸发超780亿元,相关的二级资本市场血流成河。

这一事件,开启了它们在大中国市场的崩塌里程(从现在来看,说是崩塌毫不过分)。

01、超40位艺人宣布解约

3月25日,不少外国企业被发现近两年发表过与****“切割”言论,其中包括BCI成员巴宝莉、阿迪达斯、耐克、新百伦、优衣库、CONVERSE匡威等。

与此同时,宣布与相关品牌终止合作的艺人声明,一个接一个地来了。

截至当日晚,据不完全信息统计,已有45位艺人发布与相关品牌终止合作公告。

根据已公开的信息来看,阿迪达斯目前为收到明星解约公告最多的品牌,目前已有17位艺人宣布解除合作。

中国国家篮球队、新疆俱乐部球员周琦在第一时间转发了人民日报发起“我支持****”的话题微博,表达了对****的支持,同时周琦在评论中表示:要脱掉耐克!

此外,辽宁男篮主教练杨鸣第一时间表态。

有网友疑惑了,艺人们是否有权单方提出解约?解约又是否要承担赔偿责任呢?

上海博和汉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田思远表示,明星代言合同中一般会有“品牌方不得损害中国国家利益”的条款,艺人方可以据此认定品牌方违约,故而提出解约。

此外,即便双方约定不明,艺人方也可以根据《民法典》中“不得滥用民事权利损害国家利益”的规定解除合同,而且不必承担赔偿责任。

02、阿迪达斯、耐克、H&M股价大跌!

市值一天蒸发逾780亿

美国当地时间周四,耐克、阿迪达斯、H&M股价大跌。

截至美股收盘,美股耐克公司收盘 3.39%,报128.64美元,单日流通市值蒸发约71亿美元,约合463亿元人民币。

阿迪达斯25日在德国法兰克福交易所跌逾6.49%,报261.55欧元,单日流通市值蒸发约35亿欧元,约合270亿人民币。

当日,H&M在斯德哥尔摩证券交易所的股价下跌了1.84%,单日流通市值蒸发约63亿元瑞典克朗,约合48亿元人民币。

值得注意的是,3月18日,耐克刚刚披露2021财年第三财季业绩,由于新冠疫情蔓延,该公司在全球大部分地区的营收均出现下滑,只有在大中华区实现增长且高达51%,帮助其总营收保持正值3%。

耐克财报截图

虽然耐克CEO约翰·多纳霍在财报中称,“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对耐克的领导和团队充满信心”,但财报中的数字可以证明,如果没有中国市场的支持,他的信心必将大打折扣。

财报显示,在截至2月28日的3个月内,耐克实现营收10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79.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净利润14亿美元,增长71%。其中,大中华区营收同比增长51%,至22.79亿美元。

尽管耐克并未过多提及中国市场对其营收的贡献,但不少外媒在报道时已指出,耐克营收增长完全得益于该公司在大中华区的增长,帮助其抵消北美营收下滑10%和欧洲中东非洲关店45%的影响。

当地时间2021年3月10日,阿迪达斯公布集团2020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表现。第四季度销售额恢复增长,同比上升1%至55.5亿欧元,略好于分析师预期。

分区域来看,阿迪达斯北美地区全年销售额下滑9%,欧洲地区下滑12%,亚太地区下降了17%。大中华地区虽开局不利,但在第四季度取得7%的增长,全年销售额同比下降15%。

作为该公司2020-2025年新战略的一部分,阿迪达斯还将大中华区列为三大战略重点市场之一。

其中,北京和上海是阿迪达斯在大中华区的两大全球重点城市。

03、BCI到底是干嘛的?

前后表态多次反转

BCI(瑞士良好棉花发展协会)被指是此次风波的导火索。

那么,这个组织到底是干啥的呢?

BCI全名The Better Cotton Initiative,是2009年成立于瑞士日内瓦的一家非盈利、多利益方国际性会员组织,目标是在全球推广更好的棉花种植标准及行动。

在一开始,他们主打世界棉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包括培训棉农、防止雇佣童工、防止土地污染等公益性事业。

一个公司如果加入了他的计划,就可以在自己产品上打“BCI”的标签。

本着这个“做公益”的理念,世界大厂们都很买账,在BCI 2010年的报告里,他们已经收获了一大波支持。

但请各位注意,这个组织不是白加入,要花钱做认证的,且这个钱不是一次性的,是每一批都要,并且产业链中不止一个环节需要这个东西。

有业内人士表示,“BCI的整体收入来源就是成员会费,如果是生产者单位,一年要交 700欧元 ,如果是棉花经销商,最低标准是 3500欧元 ,品牌商则是按照每年使用棉花的量来交费,价格大概 在60万—100万欧元 。”

某些品牌商等于是BCI的“金主爸爸”,BCI这种“自断手脚”的操作令人疑惑。

天眼查App显示,BCI于2012年10月在上海成立代表处。BCI曾于2020年10月21日发表过一份英文声明,但这份声明网络链接目前已无法正常打开。

通过网页快照可看到,该声明宣称“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持续存在的****和其他侵犯人权的指控,以及在农场层面上不断增加的****风险,导致经营环境难以维持”,因此,BCI决定“立即停止在该地区的所有实地活动,包括能力建设、数据监测和报告”。

声明还称,2020年3月,BCI暂停了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认证和保证活动,因此,没有新认证的“良好棉花”来自该地区。至于为何做出上述判断,BCI没有解释。

这一声明迟迟未能发酵,却挑在目前国际局势复杂的档**发。

BCI成员企业,安踏在3月24日表示正在启动相关程序,退出该组织。公司声明称,安踏一直采购和使用中国棉产区出产的棉花,包括新疆棉,在未来也将继续采购和使用中国棉。

FILA也在3月25日晚发布声明称,FILA 中国一直在持续采购和使用中国棉产区,包括新疆出产的棉花。FILA 中国代表性面料丝柔棉产品,其原料就是新疆长绒棉。同时,FILA 中国已经启动相关程序,退出 BCI 组织。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BCI在3月24日表示,它知道最近与新疆及其一些成员公司有关的网络舆论。该公司表示,其行动与其成员共同决定,已根据新疆的运营环境暂停在新疆的许可。

但在2021年3月25日,BCI又推翻了自己的表态。

界面新闻当日实地探访BCI上海办事处时,一名员工回应,BCI中国团队没有在新疆发现****,品牌行为与其无关。

结语

近一年来,这些海外快时尚品牌们早已失去光环,关店、清仓、打折的消息频频传来,早已在大中国市场纷纷上演大败退。

即使没有现在的风波,它们离黯然退场的时刻,也不远了。

后续,我们静观发展。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观察者网、界面新闻等

——END——
【重磅推荐】

责任编辑:杨倩_NF4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