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里的父亲
①回家的时候,大门紧锁着,他们应该知道我回来的呀,却找不到父亲了。突然,我看到场院里如雪的棉花,是捡棉花去了?我赶到大叔家一问,果然说父亲去前山捡棉花去了。
②我放下行李,奔向棉花地。正午的太阳火辣辣的,晒在身上毛毛刺刺的,像是有虫子在爬,十分不自在,还没走几步,就汗流浃背了。空旷的田野里没有风,也没有一个人影。是啊,这样的毒日,谁不愿意窝在家里,躺在电扇下面?可是,父亲,不知说过多少回:棉花少种点,有事情做就行。可是他却非要种上十亩棉花不可,还说,自己还能动,不想增加我们负担。但是,你也不要这样拼命哪。
③我循声钻进棉田里。父亲正弓着背捡着棉花,腰间系着蛇皮袋,鼓鼓囊囊的,每移动一步都显得吃力。两只手却熟练地抓住盛开的棉花随手塞进袋里。父亲看看走近的我,笑了,打着招呼。深深的皱纹在黝黑的脸上舒展开;白发凌乱地贴在额前:衣服就像从水里捞上来的一样,还结出了盐花。
④阳光下,父亲的背影溅起凄惨的白光,坚硬而嶙峋中一种说不出来的酸楚涌上心头。父亲的一生都是在这片洁白的棉花中躬着前行。一天天,一年年,他就像一个倔强的牧民,看护着自己的羊群,就像一个固执的渔民,守望着自己的鱼塘,不眠不休,不离不弃。父亲啊,父亲!
⑤棉花,就是父亲的花朵,就是父亲的攒钱罐。父亲用自己最虔诚的跪拜来侍弄棉花——有秧,移苗,间苗,施肥,打药,锄草,每一个环节他都一丝不苟,就像培育着襁褓中的婴儿。那些岁月,父亲就是用自己坚定的脚步,柔弱的肩膀种下繁华的棉花,背起一家丰满的希望——我们的学费,过年的新衣,喷香的猪肉,还有久违的微笑。父亲啊,父亲!
⑥现在,我们都已经成家,他也应该停下奔跑的脚步,和我们一起分享这棉花一样舒适而温暖的生活。可是,山一样的父亲依然像一头倔强的老牛,默默守护着,坚持着。父亲啊,父亲!
⑦一点多钟我们才回到家。父亲草草地扒了几口饭,就又坐到了簸箕前剥起棉花。也许是太疲劳了,还没一会儿,父亲就躺在棉花上睡着了……他睡得是那么酣畅,睡得是那么沉静。
⑧静静睡着的父亲,脸上露出淡淡笑意,美得如盛开的棉花。他是看到了桃红李白的绚丽,还是闻到了油菜芝麻的浓香?是尝到了大米麦子的绵软,还是摸到了蚕茧棉花的暖和呢?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父亲一定在惦记着他的春种秋收,他的夏播冬藏,不然,他的笑里怎么会飘来丝丝的甜呢?
⑨也怕打扰了父亲,风顽皮地小跑来;也许怕惊醒了父亲,太阳躲进了云里。在这里,除了父亲均匀而舒畅的呼吸在轻轻地流淌,再也听不到一点声响。
⑩这个世界仿佛成了一种永恒——因为有一朵厚实、热烈的棉花在我心里霍然盛开。
【小题1】阅读短文,将①—⑦段的故事情节在横线上补充完整。回到家,父亲不在→
【小题2】文中画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好处?
【小题3】第③自然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作者又是通过什么方式来表达这种情感的?
【小题4】请谈谈你对题目《棉花里的父亲》的理解。
凤凰菊
①学校要举行黑板报比赛了。张晓霞是班长,李旭是宣传委员,自然由他们挑大梁。
②画什么样的版式呢?李旭在白纸上打着草稿。设计图的正中,有一只展翅翩飞的凤凰因为别的班多是气球、白鸽的样式,他可不愿落了窠臼(kē jiù),并且凤凰寓意吉祥美好,洋溢着喜气。杨晓霞忍不住赞叹道:“这个好。”
③李旭把设计好的凤凰图画到黑板上,那效果更令人惊艳;线条流畅,颜色鲜艳,恰似临风而舞,太飘逸灵动了。站在一旁的张晓霞情不自禁地向李旭竖起了大拇指:“嘿!真像活了一样。”李旭端详了一会儿,却觉得少了点儿什么,想了想,就在边上画了一朵花:花色红黄相映,花瓣纤长抱卷。这是菊花中的一个品种——凤凰振羽。有一年参观菊展,这品种优美的花形、新奇的名字令他一眼难忘。
④“你怎么不画牡丹?”张晓霞诧(chà)异,“凤凰和牡丹在一起,叫‘凤穿牡丹’,多么经典的图案,它常出现在剪纸、刺绣、雕刻、印染中。”
⑤“可是,那多少有点儿缺乏新意吧?谁看见凤凰都会想起牡丹。”
⑥“你追求新意,起码也要合情合理吧?我从没见过谁把凤凰和菊花画在一起的。”
⑦“要是人人都这么想,就不会有谁画新的图案了——这叫‘墨守成规’!”
⑧此言一出,张晓霞的脸倏(shū)地红了。她怔怔地看着李旭,喊道:“你一个人出黑板报吧!”说到最后,她的声音有些异样。李旭没想到张晓霞哭了,他有些措手不及,一面连声说“对不起”一面慌手慌脚地擦着黑板。那个位置,取而代之的是一朵雍(yōng)容明艳的牡丹……
⑨后来,李旭的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⑩周末,李旭参观了一个博物馆。博物馆里正展出历代精美的瓷器。李旭逐一看过去,突然,他屏住了呼吸——有一只白釉(yòu)盘,盘里绘着六朵缠枝菊花,菊花中间,是一只飞翔的凤凰,它的口里还衔着菊花花瓣!李旭忙去看盘子边的标示:元代延祐(yòu)青花凤凰菊花纹菱(líng)花盘。看到这儿,李旭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他伫(zhù)立良久,嘴里轻轻地唤:“凤凰菊……”
⑪从博物馆回来后,李旭决定遵循自己的创意,下次板报就画凤凰菊。
(选自《儿童文学·经典》。有删改)
【小题1】第①自然段中的“挑大梁”在文段中具体指的是【小题2】李旭在设计图中选择凤凰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在第②自然段中画出来。
【小题3】第③自然段中画“ ”的句子从侧面突出表现了
【小题4】联系上下文想一想,第⑦自然段中“墨守成规”的意思是( )
A.默默守护,规则成熟 | B.因循守旧,不背改进 |
C.守住规则,严谨做事 | D.合平规范,约定俗成 |
【小题6】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下列对第⑩自然段中“李旭的心久久不能平静”的原因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这只元代延祐青花凤凰菊花纹菱花盘真漂亮,他太喜欢了。 |
B.能利用周末的时间到博物馆欣赏精美的瓷器,真是太激动了。 |
C.没想到元代就有凤凰菊的图案,可见自己的想法是有依据的。 |
D.这只白釉盘上绘着的花纹和他在板报上画的凤凰菊一样漂亮。 |
A.要协作和互助,广泛听取别人的意见。 |
B.做事时,要有自己的想法,勇于创新。 |
C.同学间发生矛盾,要尽快想办法解决。 |
D.只要努力做事,就一定会取得好成绩。 |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