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6元还是7元,多少钱每公斤籽棉农户满意

棉花还有不长的时间就要采收,一年一季的棉花收获工作就在眼前。农户期盼有个好的产量、有个好的价位,年底有个好的收入。

网上说,今年的棉花价位不好,也有人分析今年的棉花价位在6元左右。分析归分析,新棉还没有开始销售,一切都要等到新棉交售时看价位。

网上看到巴楚县开始交售,每公斤籽棉是7元多。应该说,这样的价位与往年相比,还是可以的。北疆这边的还没有交售,有人预测也就是6元左右。

好像有这么一种现象,就是每年棉花快采收时,棉花的期货价位就不好,而相应的棉花价位就不好。棉花的价位是看期货价位的,期货价位不好,籽棉的价位就不好。

还有一种观点,就是要把棉花的价位提上来,先开始就要高,不然棉花的价位上不去。因为籽棉价位不好,所以期货价位不好。

其实,农户永远是第一生产车间,生产资料也好,销售棉花也好,价位永远都是别人给的,而农户根本就没有资格决定价位。

有人就说了,既然这样,那怎么能让农户放心或者保证拿钱呢?

因为生产资料价高。前几年说是大宗采购农用工资,包括种子化肥等,这样全国一个价,统一供销社,喊了几年也没见动静,可能也只是说说而已。

还有人在网上说,今年不按照地亩补贴,凡是种植棉花的就有补贴。这好像也不现实,棉花补贴是要计划棉花,还要上平台、卖给正规的轧花厂,要经过多种手续,要不然就没有补贴。

因为种植棉花多,产量高低不说,要是全面补贴,那些没有计划种植的棉花地块,也一样补贴,可能不是保证的补贴产量510万吨,可能要600万吨或者更高。多余的棉花补贴可能就要稀释补贴的价位,因此也就看到后面的补贴不一定是真正按照18600元/吨的价位,可能510万吨是的棉花补贴,分摊到600万吨棉花上。

去年,有一连队农户也是按规定购买的棉种,就是因为农资店没有给上平台,棉花没有补贴。农户指望补贴政策,没有了补贴,市场价怎么可能有效保证农户收入呢?

前阵子,也和一些农户闲聊,多数说今年的棉花产量不好,可能还是今年的气温比较高,不适应棉花的结铃和铃重。

也有农户认为今年的棉花产量比较好,和往年相比一定高,认为这样的农户还是占少部分,多数农户认为今年棉花产量不是很好。

2010年和2021年棉花的市场价高过了补贴的价位(18600元/吨,折合籽棉价位),只要种植棉花作物的都拿钱,也因此地租价位一涨再涨,现在租金在1200元左右,有的高过1500元。

农户都知道,棉花的成本是一定的,就是节约也省不到哪去,一亩地成本在3000元左右;棉花的产量也是大体上知道平常的产量,400公斤左右,就是高也好不到哪去,要是产量低了,有可能就不拿钱;籽棉的18600元/吨是补贴后的价位,就是按照折合成七八元每公斤籽棉,产值是多少一目了然。

棉花价位大体知道,这里不确定补贴后的价位到底是多少,(因为510万吨的产量补贴,可能要给600万吨的棉花产量分摊)。

棉花价位在过去看,认为再怎么也可以保证七八元每公斤(补贴后),现在看来这样的价位有很多的不确定性。

农户认为两个变数,一是成本。成本的构成是农资成本,包括农用物资和机械的使用费用,还有一块就是租金这块。农用物资基本上是不变的,要变也是租金这块。试想要是租金每亩地600元或者800元,比租金1200元节约几百元。

事实上租地种的,租金这几年一涨再涨,已经没有几百元的地租了。地租的上涨可能是种地不拿钱的一个因素。

农户都认为自己可以种出高产量的棉花,事实上这些年,也确实有棉花高产量的,有的棉花产量达到了500公斤或者600公斤,但这都是少部分,没有占据多数,也是在各种条件具备情况下达到的。而往往有些农户,因为出现旱情,也因为管理因素,相当多的农户产量并没达到高产量,多数还是维持在400公斤或者更低。

400公斤的亩产量基本上保本,这还是在成本可控制3000元左右,棉花价位在七八元左右情况下。要是成本控制不好超过了3000元,要是产量没有达到400公斤,可能情况就不一样了。

其实,农户就掌握三个数:1、成本。控制成本,有些投入也不是说缩减就缩减的,肥料不投到一定的量,产量就上不去,必要的防虫治虫不投入,怎么可以治下去;机械不投入能行吗?一道程序都少不了。精打细算成本也要在3000元左右。

2、产量。随着植棉技术提高,现在的棉花产量普遍都在400公斤以上。单凭棉花产量400公斤还是不能拿钱,农户一直都致力于引进先进技术,提高棉花的产量。现在确实棉花产量提高了,出现了很多的高产量,但也因为各种的原因,棉花产量没有人人都是高产量。以400公斤的产量为基数,低于这个产量就很难拿钱,高于这个产量,可以拿钱。至于拿多少钱,那就要看多少产量了。

3、棉花的价位。棉花价位农户没有担心,至少现在还有棉花的补贴政策18600元/吨,保证有七八元的籽棉价位。

农户在精打细算过程中,成本达到了3000元左右,当然,也有不到3000元的;农户在精细管理,目标不仅仅是400公斤产量,可后来因为各种原因,棉花产量没有达到高产量,当然,也有高产量的;剩下的就是期盼棉花的价位,补贴后的价位是7元还是8元?都是未知数。

本来棉花价位不应该是农户担心的,应该通过补贴后,都可以达到一定的价位,但现在是轧花厂期初棉花收的价位是关键,扎花厂不是一直一个价位,而且是不停的在变动。

比如我现在卖棉花是6.5元,你卖的时间不同而是7元,你卖棉花卖在了高价位,而我比你少卖0.5元,但后期的补贴政策是一个价,这样的话我的棉花总体上每公斤就少了0.5元。

棉花种出高产量是农户的追求,往往不一定达到高产量;农户希望卖棉花卖在高价位,左计划右设计还是没有卖在高价位。都有遗憾,也都不尽人意。

今年棉花青枝绿叶吐白絮地块很多,脱叶剂还没有打,预计今年采收棉花比较早。

没有开始采收,不知道棉花产量;没有交售棉花,也不知棉花的具体价位。农户应该顺其自然,继续做好棉花后期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