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蜘蛛在木薯种植中普遍发生,主要吸食叶片汁液,使其失绿,导致叶片光合作用降低,严重时造成叶片提早脱落,影响根部有机物的积累,产量下降。

1、形态特征

红蜘蛛又名棉红蜘蛛,学名叶螨,在我国以朱砂叶螨为主,属蛛形纲、蜱螨目、叶螨科。分布广泛,食性杂。可为害110多种植物。

成螨体长0.42~0.52毫米,一般为红色,梨型,体背两侧各有黑长斑一块。卵圆球形,光滑越冬卵红色。

2、危害症状

红蜘蛛初发生时集结于叶片背面,首先为害下层成熟叶片,沿叶脉附近吮吸汁液,使叶片呈现黄斑,之后由下而上为害上层叶片,严重时集结于叶片两面为害。由于虫体大量增加和危害逐步加重,最后斑点变为红色或锈色,造成叶片脱落,在长期干旱等恶劣条件下甚至使植株死亡,在雨季,大部分虫体被雨水冲走,危害减轻。

受危害木薯叶片正面 受危害木薯叶片背面

木薯植株下部叶片提早脱落

3、发生规律

红蜘蛛主要以卵或受精雌成螨在植物枝干裂缝、落叶以及根际周围浅土层土缝等处越冬。第二年春天气温回升,植物开始发芽生长时,越冬雌成螨开始活动为害。展叶以后转到叶片上为害,先在叶片背面主脉两侧为害,从若干个小群逐渐遍布整个叶片。发生量大时,在植株表面拉丝爬行,借风传播。一般情况下,在5月中旬达到盛发期,7至8月是全年的发生高峰期,尤以6月下旬到7月上旬危害最为严重。该螨完成一代平均需要10至15天,既可两性生殖,又可孤雌生殖,雌螨一生只交配一次,雄螨可交配多次。越冬代雌成螨出现时间的早晚,与寄主本身营养状况的好坏密切相关。寄主受害越重,营养状况越坏,越冬螨出现的越早。

4、防治要点

(1)农业防治:根据红蜘蛛越冬卵孵化规律和孵化后首先在杂草上取食繁殖的习性,早春进行翻地,清除地面杂草,保持越冬卵孵化期间田间无杂草,使红蜘蛛因找不到食物而死亡。并清理田间地头无用的枝叶,防止寄生。

(2)化学防治:可用敌死可+三杀防治,间隔7-10天喷1次,视情况喷1-2次。

(3)选择健康种茎进行栽植,从根源上预防和减轻发生。

因品种、气候、管理水平、生长期等不同,红蜘蛛发生规律不同,且防治效果可能会有一定差异,应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以上介绍的内容仅供参考。国光致力服务于广大木薯种植者,如有疑问,欢迎来电交流探讨。

本文章作者丁浩峰,著作权归四川国光农化股份有限公司所有,如要转载注明作者及相关转载链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