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我中医中药之:红薯(2021-7-6)
——作者:元平
红薯,旋花科番薯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茎长2米以上平卧或上升,偶有缠绕,圆柱形或矩棱绿或紫色,叶片通常为宽卵形,花冠粉红色白色淡紫色或紫色,蒴果卵形或扁圆形;地下部分为圆形、椭圆形或纺锤形的块根,块根的形状、皮色和肉色因品种或土壤不同而异,一般为土黄色或紫红色。
红薯又名:番薯、番芋、番葛、山芋、红苕、甜薯、白薯、金薯、地萝卜、山药等;红薯的成熟时间因地域、气候、种植时间等原因有所区别:8月成熟的红薯一般是在3月播种;9-10月成熟的红薯一般在6月播种,最晚成熟时间在11月左右;民间有个说法,太早挖出来的红薯不够甜,要霜降过后的红薯才够甜。
红薯因为憨厚大个的体态,在福建和江西等地,老一辈还称其为懵红薯,现改称萌红薯;红薯因与台湾岛形状相似,台湾人都有称自己为红薯仔的习惯,并以自为荣;红军当年打游击时物资匮乏,饥一顿饱一顿,后来从山区农民那得知种红薯可有效应对饥饿,便在房前屋后种满红薯,军民们还有口号:土藏萌红薯,吃饱不辛苦!——可见人们对红薯的热爱之情。
红薯营养丰富块根中含淀粉、糖分、蛋白质、油脂、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灰分等,若以2.5公斤鲜红薯折成0.5公斤粮食计算,其营养成分除脂肪外,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含量都比大米、面粉高;且红薯中蛋白质组成比较合理,必需氨基酸含量高,特别是粮谷类食品中缺乏的赖氨酸含量高。
红薯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维生素A、B、C、E)、胡萝卜素,素有"护眼小卫士"之称;所含纤维相当于米面的10倍;含有丰富的粘液蛋白;含钾量高,可以减轻因过分摄取盐分而带来的弊端,能预防肠癌和乳腺癌;红薯除供人们鲜食外,还可以制糖、酿酒、制酒精、制取淀粉、果胶等;淀粉又可以制作粉条和粉皮以及各种美味的菜肴。
红薯原产于南美洲及大小安地列斯群岛,现分布于全球热带、亚热带地区(主产于北纬40°以南);据陈世元《金薯传习录》中援引《采录闽侯合志》:番薯种出海外吕宋,明万历年间闽人陈振龙贸易其地,得藤苗及栽种之法入中国。现广泛分布于我国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天津、东三省、内蒙古、云南、四川、湖北、甘肃、安徽、福建、陕西、湖南、广东、江苏、江西、海南等省的广大地区。
红薯在我国她是一位中药:《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本草纲目》、《纲目拾遗》、《闽书》、《群芳谱》、《农政全书》、《汲县志》、《甘薯录》、《闽杂记》、《广州植物志》、《岭南草药志》、《随息居饮食谱》、《本草再新》、《本草求原》、《金薯传习录》等多有记载。
其性味:甘、平;归经:归脾、肾经;功能:补中和血、益气生津、宽肠胃、通便秘;主治:脾虚水肿、便泄、疮疡肿毒、大便秘结;内服适量生食或煮食;外用适量捣敷;注意——《纲目拾遗》:中满者不宜多食,能壅气;《随息居饮食谱》:凡时疫疟痢肿胀等症皆忌之。
唐 . 王绩.《采药》云:
野情贪药饵,郊居倦蓬荜。青龙护道符,白犬游仙术。
腰镰戊己月,负锸庚辛日。时时断嶂遮,往往孤峰出。
行披葛仙经,坐检神农帙。龟蛇采二苓,赤白寻双术。
地冻根难尽,丛枯苗易失。从容肉作名,薯蓣膏成质。
家丰松叶酒,器贮参花蜜。且复归去来,刀圭辅衰疾。
宋.苏轼.有诗云:
红薯与紫芽,远插墙四周。
且放幽兰春,莫争霜菊秋。
穷冬出瓮盎,磊落胜农畴。
淇上白玉延,能复过此不,不思马少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