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建议
甘薯生长进入中后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田间管理以中期控制茎叶旺长,促使块根膨大;后期保持适当的绿叶面积,防止茎叶早衰,增加干物质积累,促进块根迅速膨大。甘薯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建议如下:
1.及时提蔓忌翻蔓:7、8月份温度高雨水多,甘薯茎叶生长茂盛,易滋生节根,消耗养分,可以提蔓1-2次,伤断茎节上生长的纤维根,减少养分消耗。甘薯切忌翻蔓,翻蔓对茎叶损伤严重,会破坏叶片接受光能的**分布,造成减产。
2.防涝抗旱:如遇涝害,影响块根膨大,降低甘薯切干率,薯块不耐贮藏。田间积水两天以上,薯块就会失去生命力,发生硬心或腐烂,应在薯田周围挖好排水沟,以便雨水大时,及时排水防涝。甘薯生长后期一般雨水较少,常有旱情,当土壤湿度在田间持水量的55%时,要及时浇水,此时浇水能防止茎叶早衰,提高产量。
3.根外追肥防早衰:后期叶片黄化过早,叶面积系数低于3.5,可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1-2次,促进薯块膨大。
4.虫害和草害防治:中后期有甘薯天蛾等食叶虫危害时,用对应药剂喷雾防治1-2次。中后期田间如果仍有杂草,可人工拔除田中杂草。
5.适时收获:当5-10cm地温在18℃左右时,甘薯块根增重很少,地温在15℃时薯块停止膨大。10℃以下时间较长,会发生冷害。因此,在气温18℃时开始收获,在气温10℃以上时,即在枯霜前收刨完毕。用于贮藏的甘薯应在霜降前收获完毕。做种薯或鲜食用甘薯要选择晴暖天气上午收刨,中午在田间晾晒,当天下午入窖。在收获时一定要做到轻刨、轻装、轻运、轻放。(刘强)
责任编辑:张彦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