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夏秋甘薯生产技术要点
一、选用健康种苗,适期栽插
种苗要求健康,不带病虫,可来源于当地健康的假植苗床或从春薯大田采集种苗。江西夏薯栽插期为5月中旬至7月上旬,秋薯栽插期为7月中旬至8月中旬。为避免高温干旱对甘薯种苗栽插的影响,夏薯一般栽插至6月底结束,秋薯一般在8月上中旬才种植,秋闲田可以提早至7月下旬种植。
二、耕地整地
采用旋耕机械,趁土壤干燥时进行旋耕,使土块细碎均匀。栽插前进行起垄,可采用旋耕起垄一体机械,或在普通旋耕机后加装起垄犁,垄距一般65-90厘米,结合旋耕起垄,每亩施用硫酸钾型复合肥50公斤。
三、种植密度与栽插
种植密度一般为4000株/亩,垄距70-90厘米,株距20-30厘米。生产“迷你”小红薯,密度甚至可达到6000株/亩。采用斜插法,薯苗倾斜45度角入土,入土节数至少2个。对于食用型甘薯,入土节数可增加至4-6个,若薯苗较长,还应采用平栽法,即将薯苗顶尖2至4节露出垄面,其他节平行埋在垄内。注意,薯苗栽插深度不宜超过10厘米。
四、田间管理
1.杂草防治。栽插前后4天,应喷封闭性除草剂,可选用乙草胺、甲草胺或异丙甲草胺等。尽可能趁土壤湿润时喷施。
2.中耕培土。封垄前,中耕一次,采用人工或机械中耕。生长期不用翻蔓。
3.病虫害防治。甘薯麦蛾、斜纹夜蛾等叶面害虫为害时,可用高效低毒氯氰菊酯或阿维菌素甲维盐防治1-2次。
4.预防早衰。土壤贫瘠地,中后期发现藤蔓早衰,可喷施磷酸二氢钾叶面肥。
五、适期收获
淀粉型甘薯一般在秋冬季气温低时收获,以获得更高的淀粉产量。食用型甘薯不用盲目追求产量,应根据市场需求及时收获,一般栽插100-130天时,若市场效益好就应及时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