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又名土豆、洋芋、地蛋,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最普通的食材之一,因其炒菜下汤皆可搭配,煎炒烹炸老少皆宜,故深受广大群众喜爱。“马铃薯”可变“真金”,亦可变“精神”,广大青年干部当认真汲取马铃薯的精神品质,做一名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马铃薯”式优秀干部。

做“马铃薯”式干部,历经风雨,能挑大梁。马铃薯的生长生存能力极强,在经过农民伯伯洞藏、选种、切块后,即可在冬后春前的季节播种在不同地形、不同养分土壤中,即便是风吹雨打、日晒雨淋,还是瑟瑟寒风,马铃薯依然能在充分吸收有机肥、氮磷钾肥等充足“养分”后,伸出根茎自己一头扎进大地,把肥料转化为茁壮成长的养分,最终在属于自己的“那盘菜”中挑起大梁、发光发热。年轻干部的成长亦如此,要脚踏实地干工作,遵循客观规律,切忌毛毛躁躁、急功近利,更不能搞花拳绣腿、面子工程、玩数字游戏。要沉下心来,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产业培育、乡村振兴等一线干出实绩。要坚持久久为功,始终保持战略定力不动摇,胸怀“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在产业高质量发展上多做一些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一年接着一年干,做一名为当地经济社会建设“栽树人”,而不是乘凉“摘果子”的人。

做“马铃薯”式干部,乐于奉献,担当作为。马铃薯栽种容易,制作成美食更是便捷广泛,因此成为家家户户厨房的必备品。作为主食,可炒洋芋丝、可煎洋芋饼、可炒土豆泥等;作为辅材,可炖红烧猪脚、可炒糖醋排骨、可蒸黄焖牛肉等,总之,炕煎炸炒、煮蒸炖煨样样口感安逸、品相得体。年轻干部要学习马铃薯的奉献精神,珍惜年轻时候拔苗抽穗大好时光、大好机遇,把时间和精力用到干事创业上,保持一流状态、瞄准一流标准,主动接受摔打磨练,把在基层实践锻炼作为成长成才的“练兵场”和“试金石”,多经历几次“热锅上的蚂蚁”,练就干事创业的“几把刷子”,以“百尺竿头需进步”的闯劲、“长风破浪会有时”的干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韧劲,积极投身于基层“最好考场”,不论是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第一线,还是招商引资、**维稳最前沿,都能奉献出自己的青春力量,体现出自己的人生价值,最后像土豆一样变“配角”为“主角”,为复兴之路这桌“宴席”增光添彩。

做“马铃薯”式干部,谦卑心态,公仆情怀。圆滚滚的身躯,土黄色的外表,看似朴素,却是众多食客争相追捧的“常客”,闲暇时,捡几颗土豆,不用洗净,不用削皮,不用抹油,直接放在木炭上烤,这样“最地道”的吃法最能体现“天然去雕饰”的回归本真,也最能吃出土豆的香味儿。广大青年干部,要学习土豆的谦卑姿态,当配角不争功,常怀谦卑之心,不迷恋置身于餐桌正中作为主菜辅料被夸赞的声音和掌声,不鄙夷作为美食配菜、佳肴辅材的孤独与落寞,不卑微于当基层工作人员时干杂活、打下手的琐碎与简单,多贡献自己的独当一面与不可或缺。要涵养一种公仆情怀,老百姓辛勤劳作把土豆捧在手中,我们要做“马铃薯”干部把老百姓放在心上,始终站在群众的角度想问题、办事情、解难题,细心算好老百姓的收入账,耐心处理好每一个急难愁盼难题,暖心服务好每一位人民群众,以躬身力行和工作实效赢得人民群众的“味觉好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