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两种马铃薯施肥技术

马铃薯作为第四大粮食作物,耐贫瘠、耐冷凉,适应性强,经济价值高,近年来二季作马铃薯在河北省迅速推广,面积达60万亩以上。二季作马铃薯产量一般在2200kg/亩以上,高产地块可达4000kg/亩,地块间产量差异较大,肥水管理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平衡充足的养分供应是获得优质高产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河北二作区每生产1000 kg马铃薯鲜薯,需要吸收N、P2O5、K2O量分别为4.8 kg、1.1 kg、5.6 kg。本研究团队在大量试验基础上,以马铃薯3000~4000kg/亩为目标产量,提出了河北二季作马铃薯养分管理技术模式。

本技术模式采用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大量、中量、微量营养均衡,土施、喷施立体配合的方式,根据马铃薯养分吸收规律进行养分综合管理。

有机肥根据肥源和施用方式不同,推荐两种方式:

一是选用普通发酵有机肥,例如充分腐熟的猪粪、羊粪、牛粪、鸡粪等,用量1000~1500 kg/亩,整地前均匀撒施;二是选用商品颗粒有机肥,用量80~120 kg/亩,播种时条带施用。

化肥推荐施用分为水肥一体化模式和普通垄作模式。

一、马铃薯水肥一体化施肥技术

在施用有机肥基础上,采用“一底二追”方式,重施底肥、追肥配合。底肥包括大量元素和中微量营养元素。选用硫基马铃薯专用肥,养分配比建议15~10~20或相似配比,用量70~90 kg/亩,建议选用含腐植酸或黄腐酸复合肥(普通复合肥可加施矿源黄腐酸钾1~2 kg/亩),不建议选用硝基复合肥;硫酸镁5~8 kg/亩(或硫钙镁、硅钙镁肥10~15kg/亩);硫酸锌1~2 kg/亩。充分混匀后采用种肥同播(注意肥种不要直接接触,以防烧苗)、起垄条带施用。第一次追肥在出全苗后,结合灌水追施尿素4~6 kg/亩(或尿素硝铵溶液7~10 kg/亩)、硫酸钾1~2 kg/亩。第二次追肥在现蕾期,结合灌水追施尿素1~2 kg/亩、硫酸钾4~6 kg/亩。现蕾期开始喷施磷酸二氢钾80~150 g/亩(用量根据长势逐渐增加),间隔6~8天喷一次,共喷施3~4次。

二、马铃薯垄作施肥技术

在施用有机肥基础上,采用“一底一追”方式,重底轻追。底肥包括大量元素和中微量营养元素。选用硫基马铃薯专用肥,养分配比建议15~10~20或相似配比,用量70~90 kg/亩,建议选用含腐植酸或黄腐酸复合肥(普通复合肥可加施矿源黄腐酸钾1~2 kg/亩),不建议选用硝基复合肥;硫酸镁5~8 kg/亩(或硫钙镁、硅钙镁肥10~15kg/亩);硫酸锌1~2 kg/亩。充分混匀后采用种肥同播(注意肥种不要直接接触,以防烧苗)、起垄条带施用。现蕾前追肥,追施尿素8~10 kg/亩(或硫酸铵15~20 kg/亩)、硫酸钾10~12 kg/亩,结合培土、灌溉进行。现蕾开始喷施磷酸二氢钾80~150 g/亩(用量根据长势逐渐增加),间隔6~8天喷一次,共喷施3~4次。

注:如果底肥养分配比不合适,底肥可选用硫酸钾型等养分复混肥(15~15~15)70~80 kg/亩,配施硫酸钾镁20~30 kg/亩、硫酸锌1~2 kg/亩、矿源黄腐酸钾1~2 kg/亩。

责任编辑:张彦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