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为什么得名马铃薯?蚂蚁庄园答案解析
猜一猜: 土豆为什么得名马铃薯
A、与马铃铛有关
B、因为产地而得名
这是蚂蚁庄园2024年4月5日庄园小课堂的问题,
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2024年4月5日今天庄园小课堂的问题及知识答案解析

猜一猜: 土豆为什么得名马铃薯
A、与马铃铛有关
B、因为产地而得名
答案:
与马铃铛有关
解析:
马铃薯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地区,其块茎形状似马铃铛,马铃铛是古代系在马颈上的铃铛,用于装饰或驱赶昆虫,其形状圆润,与土豆的块茎相似。因此,马铃薯因其块茎形状似马铃铛而得名。

另一种说法是,土豆植株高大,花朵色彩鲜艳,风吹拂时,花朵和叶子摇曳,发出沙沙声响,如同马铃铛的清脆声音,因此得名“马铃薯”。
这种称呼最早可见于康熙年间的《松溪县志食货》。马铃薯在传入中国后,根据它的外来属性以及形状特征,人们逐渐将其称为“马铃薯”。在中国,马铃薯又有土豆、山药蛋、洋芋等别称,这些名称的变化反映了它在不同地区和文化中的传播和接受情况。
扩展阅读:
马铃薯,又称土豆、地蛋、洋芋等,是一种茄科茄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关于马铃薯的来历,可以追溯至其起源、传播以及人工栽培的历史。
马铃薯最初起源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区,特别是秘鲁和智利一带。据研究,大约公元前200年,秘鲁印加古国的印第安人最早开始种植马铃薯。印加人甚至使用马铃薯来测量时间,以煮马铃薯所需的时间作为单位时间。在安第斯山脉地区,马铃薯的种植历史非常悠久,这一地区也被认为是“爱尔兰”白马铃薯的发源地。
随着时间的推移,马铃薯逐渐从南美洲传播开来。1537年,西班牙殖民者在安第斯山脉的村庄里首次“发现”了马铃薯,并将其带回欧洲。然而,马铃薯在欧洲的接受度并不高,直到后来在普鲁士、法国和英格兰的领导者和思想家的推动下,马铃薯才逐渐在整个欧洲得到广泛应用。
大约在16世纪,马铃薯开始被引种到其他地方。1570年前后,马铃薯首次作为西班牙人归航时的食粮被带回西班牙,随后在1590年传入英格兰。至于传入中国的时间,大约在明代晚期,即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马铃薯传入中国的路径大概有三条:一是通过荷兰人带到台湾,后经台湾海峡传入大陆;二是通过晋商从俄国或哈萨克汗国引入;三是由南洋印尼传入广东、广西,并进而传播至云南、贵州、四川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