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正在用马铃薯采收机采挖种薯。(全媒体记者 卢树彬 摄)
全媒体记者 卢树彬 实习生 熊艳婷 通讯员 唐德智
9月10日,恩施市崔家坝镇崔坝社区马铃薯种植基地传来阵阵轰鸣声。老远就能看见颗颗金黄的马铃薯种薯被采收机翻出土,三五工人跟在马铃薯采挖机后面捡拾着,将丰收的马铃薯种薯装入袋中。
“经测算,今年基地种薯亩产达3000公斤。”湖北尚农种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峰说,高产的关键在技术。
2016年,李峰抓住“马铃薯主粮化”的契机,结合自己所学的马铃薯种植、施肥、喷药、防虫防病等知识,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发展马铃薯基地。
“一旦确诊晚疫病,必须在一到两天里控制住,不然就会影响产量。”李峰说,通过叶面和茎秆就能判断要施什么药进行防治。在马铃薯种植过程中,晚疫病防治药水、土壤调理剂、生物有机菌、有机肥等的施加,李峰都会提供“一条龙”式技术服务。
因为有技术、有场地,2020年,湖北尚农种业有限公司与中国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达成合作,在崔家坝镇海拔1400米左右的刘家河村分水岭组发展水培薯种植基地50亩,对“米拉”“鄂薯10号”等脱毒水培薯进行试种繁育。经过一年培育,50亩水培薯产出500亩原种。
试种成功后,2022年,尚农种业受中国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委托,扩大水培薯和水培苗种植面积,规模化繁育原种、良种。在1400米海拔地区种植水培薯,在1200米海拔地区种植原种,在1200米以下海拔地区种植良种。4年时间,中国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崔家坝镇政府、湖北尚农种业有限公司合力建起梯级换种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4000亩。
“去年又发放了1000多亩种薯。”李峰说,在他的带动下,崔家坝镇马铃薯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不仅建起种薯繁育基地,商品薯种植规模也从原来的几十亩、上百亩,发展到如今的上万亩。
在带动村民种植培育成功的种薯的同时,李峰今年又与华中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开始试种“华薯16号”“中薯5号”,从产量、种薯生长适应性、口感等方面为研究“恩施土豆”地理标志产品提供一手资料。
李峰还是第一个将马铃薯种薯基地建到恩施州外的人。今年,恩施州与神农架林区达成马铃薯种薯繁育合作,经委托,湖北尚农种业有限公司承接了该项目,并与神农架金丰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在神农架林区新建马铃薯原种繁育基地200亩,全程提供技术服务。
“我们8月去基地看,花开得正好。”李峰说,经测产,今年神农架林区的原种繁育基地亩产达1500公斤,较去年增产50%,国庆节后就可采收。
品质好、产量高,今年李峰种植的种薯供不应求。除供应市场外,重庆市巫溪县也找李峰预订了60吨良种,用于筹办明年第二十六届中国马铃薯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