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属于茄科茄属,为一年生草本植物。马铃尊的主要特点是既可利用块茎繁殖、种子繁殖,也可用茎段(带芽)繁殖。一般生产上多用块茎繁殖(称为无性繁殖),育种上则利用杂交种子或天然结出的种子种植进行选种.用种子繁殖称为有性繁殖。通过茎尖脱毒用脱毒苗则采用茎段繁殖。
我国一季作区部分地区用选择后的马铃薯种子生产种薯。第一,因种子便于携带,千粒重只有0.4~0.6g。第二,因种子不带病毒,种植后生产出的种薯也不带病毒,对防止马铃薯病毒性退化起到了重要作用。未经选择的马铃薯种子不能用于生产,因为马铃薯是四倍体异质性很强的作物,用种子种植后代分离严重,会导致减产。
中原春秋二季作地区生长期短,不能满足种子发育对时间的要求,生产上不能用种子繁殖。另外,马铃薯用块茎无性繁殖过程中容易受病毒侵染,造成病毒性退化,导致大幅度减产。国内外利用茎尖脱毒进行脱毒马铃薯的生产,这对防止马铃薯病毒性退化、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是非常有效的。
马铃薯因繁殖方法不同而根系有差别。用种子繁殖的有主根,从主根上生出许多侧根,侧根上有支根和毛根,主根和侧根有明显的区别。根系在土壤中分布为圆锥形。由于种子很小,初期形成的主根和侧根很不发达,所以幼苗生长缓慢。
用块茎繁殖生出的根为须根,无主根、侧根区别。须根又可以分为两种,一是靠芽眼处的茎基部紧缩在一起的3~4节所生的根,称为初生根,其分枝力很强,是主要的吸收根;二是发生在地下茎节处匍匐茎周围的根(每个匍匐茎的节上生出3~4条),叫匍匐茎,专为薯块提供水分和养分,对磷肥的吸收能力尤其强,有利于块茎中淀粉的积累。随着植株的生长,须根逐渐增多,形成强大的根系。
马铃薯属浅根系作物,根系大部分分布在土壤表层,一般根系向外伸展范围较小,约50cm,根系分布在地表下30~40cm,最深可达70cm。早熟品种根系入土深度一般较中晚熟品种浅,分布的范围也小。土壤条件、栽培技术、品种等与根系伸展有密切的关系。栽培时为根系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条件,根系健康生长,马铃薯才能获得高产。
来源:百里三农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旨在传播更多信息,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关注产业信息,服务三农发展,耕耘中国新代!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