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常见的蓖麻,却是暗杀界“完美毒药”,很多人小时候吃过玩过
文|科学虫洞
“剧毒”听起来似乎离我们很遥远,但如果说到这种光滑有斑纹的种子,你肯定不会陌生。它就是蓖麻的种子,很多人小时候吃过或玩过,但不少人都不知道它含有致命毒素。
外来物种蓖麻
蓖麻是一年或多年生大戟科双子叶植物,几个月内就可长到5米的高度。它的叶片呈盾状圆形,长宽达40厘米甚至更大;果实圆形布满软刺,打开就可以在里面找到蓖麻子。

在我国,蓖麻属于外来植物,其原产地在埃及、埃塞俄比亚和印度,如今在多个国家都有分布。
以前我国农村地区,蓖麻的植株及种子随处可见。上个世纪,国家大规模推广种植蓖麻,有些学校的老师还会给学生分发种子,让他们回家种在地里。

蓖麻在我国的常见程度,从儿歌《我为祖国种蓖麻》中就可见一斑,此外还有许多文学、戏剧作品记载了相关讯息。
由于随处可见,蓖麻子成了很多人童年时期的“玩具”,甚至有小朋友因为好奇而将其吞吃入腹,引发不适。

是的,农村常见的蓖麻含有致命毒素,那么,它的毒性到底有多强呢?
蓖麻毒素有多致命?
你可能会大吃一惊:我们的童年回忆蓖麻子,蕴含的毒素是致命的。对儿童来说,10粒左右的蓖麻子即可致死,如果是提取出来的蓖麻毒素,其毒性会更高,并且无药可解。

根据估测,平均注射不到0.2毫克的蓖麻毒素,就能毒死一个成年人。也因此,它被称为暗杀界的“完美毒药”。
实际上,它的确曾被用于暗杀,最知名的案例应该是BBC记者乔治·马科夫遇刺事件。

上世纪70年代,某天,马科夫跟平时一样搭乘公交去上班。走在伦敦街头的他,突然感到右腿后侧出现刺痛。
马科夫下意识回头,只看到一个陌生男人在捡伞,他以为自己只是意外被伞尖戳到,没有放在心上。

到了晚上,情况开始严重起来。马科夫突发高烧,被送到医院抢救,但却因为血液中毒无法救治。最终,马科夫在3天后离世。
事后,尸检报告显示,马科夫是死于蓖麻毒素,他大腿后侧的伤口,也残留着这种“致命毒药”。
原来,那把攻击他的雨伞其实是经过伪装的特种枪械,发射的“子弹”,是携带着0.45毫克蓖麻毒素的铱金小球。

在一战二战时期,英美等国家试图用蓖麻毒素研究化学武器。1975年,《禁止化学和生物武器公约》生效,这种毒素受到了严密的监管。
但仍有人将其当成暗杀的工具。2018年,美国五角大楼发言人称,初步的监测结果显示,他们收到了两封疑似含有蓖麻毒素的邮件。

民间,也有老百姓因为误食蓖麻子而导致中毒。2006年,有131名小学生在种植蓖麻的过程中误食蓖麻子,所幸救治及时,孩子们接受治疗后全部康复出院。
为何曾在我国大规模种植?
为什么蓖麻子含有致命毒素,我国曾经还广泛种植呢?首先,蓖麻具备耐干旱、耐贫瘠、抗盐碱等诸多优点,哪怕是野生蓖麻,也可以长得高大强壮。

更重要的是,种植蓖麻能带来非常好的经济效益。蓖麻是世界十大油料作物之一,蓖麻子含油量46%-55%,籽仁的含油量高达70%。
蓖麻子榨出的蓖麻油虽然依旧含有一定毒性,但它不耐高温,遇热很快就会失去毒性,通常被用于工业用途。

蓖麻油粘度大、比重高,在600℃高温下不变质、不燃烧,在-18℃低温下不凝结,被广泛用于航天等领域。
除此之外,蓖麻叶可以用于养殖蓖麻蚕,蚕茧生产出来的丝是高等有机纤维,被用于制作太空服,或是跟其他材料制作成高级面料。

蓖麻的茎杆也有一定经济效益,可以加工制作成纸张、活性炭、建筑材料等等。所以,我国曾在经济极度需要发展的时候,鼓励人民积极种植。
我国的蓖麻种植面积曾经跃居世界第一,后来由于粮食提价,人们纷纷选择改种粮食,蓖麻的种植面积才大大缩小了。

我国并不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种植蓖麻的国家,如今全球有30多个国家都形成了工业化规模种植。蓖麻不只是“致命毒药”,也是一种重要的原材料,经济价值极高。
————————————
本文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