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鉴赏与收藏秘籍
紫砂壶水太深?这里有通俗易懂的紫砂壶知识!解答你选壶、买壶、用壶的各种疑问!
公众号
该公众号已被封禁
芝麻段是本山段泥中一款较有特色的泥料,之所以叫 芝麻段,是因为其作品烧成后,有众多的白色颗粒、红色颗粒和黑色颗粒,自然密布于体表,呈芝麻状。
黑色颗粒或者偏红色颗粒非常显眼,常见的芝麻段都是黑色颗粒密布壶全身,但整体的颗粒层次感比较清晰,像是薄纱上点缀的色点。
▲芝麻段泥壶
芝麻段泥原矿只要产于黄龙山,是 本山段泥和紫泥的共生矿。矿料色泽呈灰青色,并伴有暗红色的血斑状(如下图),为铁质氧化所致,断面粗而不糙,质地疏松,遇水则自然分解成颗粒状。
▲芝麻段原矿
芝麻段的石英含量高,含砂量较大,颗粒较粗黏性差,可塑性低,在烧制的时候非常容易开裂。 成品率低,对烧制的温度控制要求很高,不然还容易吐黑,芝麻段的烧成温度和普通段泥相比,相对较高。
温度区间在1150℃~1200℃,最到位的温度其实在1190℃~1200℃,温度再往上烧,黑色颗粒容易析出,产生瑕疵。
1150℃时,外观呈红黄色,声音微哑;
1170℃时,外观呈黄褐色,隐现芝麻星点,声音同样微哑;
1190℃时,外观呈黄里返红,芝麻星点表现较为明显,为铁质经高温烧成后的结果(如下图)。
1210℃时,温度已经过高了,色泽暗淡,很容易产生瑕疵。
芝麻段的特点
因为原矿芝麻段含的颗粒较大,砂质感强,气孔率大,所以空气对流顺畅,透气性好!吸附性佳,芝麻段的含铁量也比一般本山段泥要高,长时间泡养后,颗粒会变成 暗红色,尤其是用普洱、黑茶等来泡养,效果会更加明显。
原矿的芝麻段储存量少,因为芝麻段是本山段泥和紫泥共生的结果,只有在特定的生成环境下,才能生存,所以原矿产出较少。
笔者组建了一个紫砂壶交流群,每天都在群内有知识分享。
真正热爱紫砂壶的朋友,可扫码添加我,免费送一份《紫砂电子书》有泥料知识,紫砂壶鉴别等内容
与作者交流加微信 ppyyy61
送你一本《紫砂电子书》
加主理人微信(发暗号:61)
有我花了3个月整理的泥料知识等干货
往期推荐
紫砂目数,如何分辨?
紫砂壶如何养出万元级的效果?
冬季紫砂壶保养需要注意什么?
什么样的泥才是“老泥”?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