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中秋已过—-但假期未完
我是来自于农村,农村孩子记忆中的八月十五是这样子的
早早半个月前就在关注田地里的芝麻杆熟了没有,因为中秋对于当时的我们而言,撂火把是这个节日最大的仪式感,也是当时我们最大的快乐和对这个节日的期盼。而制作火把的关键材料就是芝麻杆,因为结实不容易烧完,可以够我们从东跑到西两个来回,那时候每天放学后我们都会问爸妈芝麻熟了嘛,什么时候牵芝麻诸如此类的问题。牵芝麻,晒芝麻杆,然后央求着老爸帮我们做火把,那时候在我的世界里爸爸是这个世上最厉害的人,爸爸无所不能,当然爸爸做的火把是最大最结实的。
那时候的中秋还没有假期,老师正常上课,我们正常上学,中秋这一天下午放学路上各个都是狂奔回家,顾不上吃妈妈做的芝麻馅饼,就在等天黑扛着火把去玩,记忆里每年的今天村里所有的孩子们都会集合在大坝埂上,从西往东,再从东往西,来回跑,烧完了不尽兴还会一路上捡草和树枝绑着接着跑,那时候的快乐就是比谁的火把火焰高,谁的火把做的大。一路上都是火把上掉下来的星星点点的火苗,很多大孩子们还会前面路上点一小堆一小堆的火苗,可供后面熄火的小朋友们点火,火把烧完,尽兴后,大朋友们带着小朋友们去田地里偷芋头,豆子或者是一把水稻🌾,那时候分布在田埂两边的庄稼必定会倒霉,每个人都一定会带点东西回家,这代表是收获,这一天我们在田地里摘任何东西都不会家人斥责,也不会有人在意,这是一种特殊的节日形式。火把对我而言算得上是一种情怀。
火把烧完每个人带着自己胜利的果实回到家,吃上我们一年才能吃到一次的月饼🥮,那时候的月饼还是桶装的,没有其他什么花样,每家每户都一样,我没记错的话,一桶里最多只有6块月饼,月饼的馅还没有如今这么丰富,可味道至今还记得,里料是 青红丝和冰糖 。吃完月饼算是对这个节日最后的加冕,吃完月饼这个中秋才算过的有意义!

第二天的上学路上总是会黑黑的一段一段,火把是我对中秋最深的记忆,或许以后的小朋友们再也没有办法体会这种节日给我们那时候带来的快乐,致我们都回不去的中秋和我们的火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