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唐诗,偶尔读到这样一首诗:
寄胡饼与杨万州
【唐】白居易
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
寄与饥馋杨大使,尝看得似辅兴无。
古人说的“饼”,不一定真的是现在人理解的“饼”,比如“汤饼”是面条,“炊饼”是馒头。
白居易说的这个“胡饼”,有人说就是“馕”。不过,既然已经“饼样学京都”,就是有过改良了,不是馕了。
又有人说,这就相当于现在的芝麻烧饼,也许说得有道理。
还有人说,白居易描绘“面脆油香”,这烧饼可能有点像现在的常州**糕,或者是南京鸭油烧饼。
常州**糕和南京鸭油烧饼,口感就一个词儿:香酥。白居易诗里说的“胡饼”“胡麻饼”也许就是酥饼?
明代的湛若冰《奉谢伦右溪银台见惠酥饼非以言诗病中遣兴耳》诗云:
团团如月麻如星,星月和酥燮理成。
饼出高门还第一,何如粔(jù)籹(nǚ)作人情。
这烧饼品位更高了,用来做人情(礼物)简直是糟蹋了。
白居易觉得刚出炉的芝麻烧饼太好吃了,于是想让朋友也尝一尝,还打趣说朋友是又饿又馋。不知诗里说的“寄”距离究竟有多远,这位出使的杨官员拿到胡饼的时候,也许香味已淡饼皮不脆,但是友人的一番情谊永远都是温热的,足以暖心。
诗与远方,象征着超凡脱俗,一直是人们一种向往。其实,不管身在何地,有诗情,就是在远方。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