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芝麻有了后备品种

后备品种“川白芝4号”。受访者供图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金泉

当下,已是芝麻花盛开的季节。8月6日,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试验基地里,记者见到四川的芝麻育种在这里“芝麻开花节节高”,不仅有了自主选育并经审定的品种,还有了后备品种。

“在试验基地,有我们自2015年开始培育、2022年育成的适合四川平原及丘陵地区种植的芝麻后备品种。”省农科院经作所研究员曾华兰介绍,“其中‘川白芝4号’‘川黑芝3号’的含油量都达52%以上,达到了国家制油用芝麻一级标准,而且它们的含油量、产量都超过了2022年认定的‘川白芝2号’‘川白芝3号’和2023年认定的‘川黑芝1号’‘川黑芝2号’。”

芝麻是我国传统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具有良好的营养和保健作用,主要用于油用、菜用、保健,产品形态有芝麻油、芝麻酱、芝麻糕、芝麻丸等。据介绍,四川芝麻主要在广元、南充、绵阳等地种植。在8月中下旬即可收获的后备品种“川白芝4号”“川黑芝3号”,亩产可达120~130 公斤,比一般芝麻品种增产10%左右。预计明年将就“川白芝4号”“川黑芝3号”的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等指标进行田间技术鉴定。

据悉,过去多年,四川一直没有自主选育并经认定的芝麻品种。四川种植的芝麻均使用外省品种或四川地方品种。这些品种要么适应性差一些,要么自留种容易退化。省农科院经作所团队经多年选育,于2022年认定了“川白芝 2 号”“川白芝 3号”,2023年认定了“川黑芝1号”“川黑芝2号”,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省外品种和地方品种的短板,经种业企业推广已运用到四川的粮经间套作中去。“川白芝4号”“川黑芝3号”作为后备品种,已在广汉、三台、仁寿进行了连续两年的多点试验,均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