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信息来源: 筠连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站 | 发布机构:筠连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发布日期: 2019-11-21
字体 【

1、油菜品种选择

目前,我县主要推广半冬性甘蓝型中熟双低杂交油菜品种。选择油菜品种主要考虑的是油菜品种的丰产性、抗病性和品质三个方面。其高产概念包括籽粒产量高和籽粒出油率高两个方面。油菜抗病性主要注意考察油菜品种的抗(耐)病毒病、菌核病等病的能力。考察油菜的品质主要是适应经后订单农业的发展要求,推广种植双低(菜籽油中芥酸含量低于菜籽饼中的硫甙含量低)油菜品种。

2、培育壮苗

培育壮苗对争取高产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1)、壮苗移栽后发根好,活棵快。(2)、壮苗移栽后发棵早,有利形成冬前壮苗。(3)、壮苗的抗冻、抗病虫能力强。

油菜壮苗的标准包括适宜秧龄和苗体健壮两个方面。一般要求苗龄40天左右;6-7张绿叶为好。壮苗在形态上必须达到下列几项标准:①株型矮,节间短,叶序排列紧密。②绿叶数多,叶龄与绿叶数之差不超过1.0;叶片大小适度,叶柄短,叶色正常。③根茎直立,粗短,直径达0.6厘米以上。④根系发达,主根粗壮,支侧根多。⑤无病虫害。

壮苗的培育要抓住以下几个关键环节:(1)选择土质松软肥沃,排灌方便,地势平坦,且前茬为非十字花科作物的田块作苗床;按苗床与大田1:5~6的比例配置苗床面积;播种前1周内耕整2~3次,结合耕整每亩施腐熟有机肥1500kg,尿素5~10kg,过磷酸钙25~50kg,硼砂0.5kg,全层均匀施入土中。(2)稀播匀播,苗床亩播种量0.4~0.5公斤,均匀撒播,播后用腐熟的猪粪水泼透,覆盖一层细土。(3)及时间苗定苗。出苗后1叶1心间苗,梳理窝堆苗、拥挤苗。3叶1心时定苗,每平方米均匀留苗110~130株,拔除杂苗、异生苗、弱小苗,保留健壮苗。结合定苗进行一次除草,施提苗肥,干旱时要浇清粪水。(4)防治病虫害。亩用40%多菌灵100克兑水50公斤喷雾,可防治霜霉病、白锈病和猝倒病;用菊酯类农药等喷雾,可防治菜青虫、蚜虫、跳甲虫、猿叶虫和小菜蛾。(5)移栽前可喷施多效唑。3~6叶期叶面喷施150mg/kg多效唑培育矮壮苗,即15%多效唑粉剂50g对水50kg,均匀喷施至叶片滴水即可。可以抑制高脚,培育矮壮苗。

3、适时播种

油菜播种要适时。过早播种,油菜在苗床的生长期太长,易出现高脚苗及嫩弱苗。熟期较早或冬性较弱的品种还有可能在年前抽薹开花,遭受冻害。但播种过迟,冬前有效生长期短,苗小苗弱,第二年春发没有基础,不能获得高产。

我县平坝浅丘地区、中晚熟品种、育苗移栽的适宜播期是9月中下旬,早中熟品种适宜播期是9月底。大田直播的播期在育苗移栽播期的基础上推迟10天。

4、种植密度

合理密植是提高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合理的群体结构,能充分利用土地和光能制造较多的有机物质,协调植株个体与群体生长发育关系,从而获得高产。栽植密度应根据各地区气候特点和品种类型调整,晚熟种偏稀,一般6000~8000株/亩,行距1.2尺,株距0.5~0.8尺(单株)或1.2尺(双株);迟栽或早熟种偏密,一般为10000~12000株/亩,行距1.2尺,株距0.4~0.5尺(单株)或1.0尺(双株)。

为了不让油菜影响春玉米的产量,推荐油菜预留行种植。即按照6尺行距开沟做箱,箱面移栽或直播3-4行油菜,保持箱沟两侧的两行油菜间距达到2.5-3.0尺,以便来年开春可以在箱沟两侧套种两行玉米。

5、提高移栽质量

油菜移栽除了要开好箱沟,施足底肥外,还要注意移栽质量,使油菜栽后不发黄、不落叶。为此要注意:①起苗时尽量不伤根叶,多带土。②要栽直、栽正、栽稳。②要边起苗便移栽,边浇定根水。③做到大小苗分开栽不混栽。剔除虫伤苗和带病苗。

6、高产油菜施肥的原则

油菜是需肥较多的作物,施肥时掌握以下原则:①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在施肥量大的条件下,基肥比例可以达到总施肥量的70%以上,在总施肥量较少时,基肥比例可降到总施肥量的40~50%。②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③氮磷钾肥按油菜的需肥规律配合施用,对于缺硼的田块应补施硼肥。

施肥量:施肥应根据产量指标来确定。亩产100~150公斤的甘蓝型油菜,亩施纯氮12.5~15公斤,五氧化二磷7.5~10公斤,氧化钾10公斤。建议使用氮:磷:钾的比例为1∶0.5∶0.7的复合肥。施用复合肥用量50公斤左右。

追肥方法:在施足农家肥与底肥的条件下,同时做到:①早施提苗肥。移栽后的返青期每亩施稀粪水1000公斤,尿素8公斤~10公斤。②重施腊肥。在1月上旬施用有机肥1000~2000公斤。③及时追施薹花肥。油菜现蕾抽薹时每亩施尿素5公斤~7公斤,氯化钾3公斤~4公斤,或每亩施氮磷钾复合肥7公斤~8公斤。④根外追肥。在苗期和盛花结荚期分别用0.2%的硼砂液或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施,以提高结实率。

7、病虫害防治

(1)、蚜虫:油菜蚜虫又称腻虫,是油菜生产上主要的害虫之一。主要使用吡虫啉、噻虫嗪、烯啶虫胺、吡蚜酮、噻虫啉等药剂防治。

(2)、霜霉病、白锈病:这两种病害发病初期在叶面上产生淡黄色斑点,以后于叶片背面病斑部位呈凹陷,霜霉病菌则产生霜霉菌丝体,白锈病则产生漆斑状白色丘疱,表皮破裂后散出白色粉末状孢子。整个植株下部叶片先开始发病,以后很快向上部叶片发展。病叶因为病斑增多不断扩大而使整片叶子失绿黄化,提早枯萎脱落,不利于油菜生长。可采用58%瑞毒霉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喷雾2次,相隔7~10天一次,多雨时应抢晴喷药,并适当增加喷药次数。

(3)、病毒病的症状和防治方法:白菜型油菜感染病毒病表现在新生嫩叶的叶脉呈黄白色透明状,形成黄绿的花叶,往往早期凋落,甘蓝型油菜得病,在叶片上出现黄褐色枯斑,严重时植株表现萎缩甚至死亡。对于病毒病的防治目前尚无特效的农药,主要是采取切断媒介的中间传播环节,以消灭蚜虫为目的,及时用好杀虫剂,控制蚜虫传播病毒。此外,与农业综合防治结合,采用抗病毒病的品种、适期播种以避免蚜虫迁飞高峰期等,都能减轻油菜病毒病的发生和蔓延。

8、防止早苔早花

油菜早花是指油菜在冬前或冬季开花,由于当时的温度较低,这种花多是不能正常结果的无效花,是一种不正常的开花现象。油菜发生早苔早花后抗寒能力明显减弱,极易受冻害,落花落果严重,对油菜产量影响较大。

出现早花时的处理措施:可以及时进行摘苔。摘苔不仅有控制早花的作用,还具有促进分枝、增加果荚数、提高产量的作用,可变坏事为好事。但应注意摘苔应在晴天进行,摘苔长度最好控制在10厘米以内,摘苔后最好补施少量尿素。

9、油菜稻田免耕直播技术

油菜稻田免耕直播是指稻田在水稻收获后,不经过耕翻整地,板田直接播种或移栽油菜的种植方式。这种技术具有保持土壤结构、保证适时播栽、提高播栽质量、省工节本等诸多优越性。但要注意以下技术环节:①、开沟整厢。水稻收割后开好围沟、腰沟、厢沟,做到沟沟相通,排水便利。②大田播种量及方法。一般每亩用种0.25-0.3公斤,可拌尿素2.5公斤或细砂土人工分厢定量均匀撒播。③早施提苗肥,加强苗期管理。④注意防除杂草。可使用盖草能、精禾草克、高特克、金星、菜王星等化学除草剂进行除草。⑤注意中、后期清沟沥水,加强油菜病害的防治。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