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新视角”系列文章并非纯中医理论知识,而是从现代科学和营养学角度对食疗养生及药食同源食材进行解读,以期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启迪智慧,为理解古人的智慧提供新视角、新思路。
芽儿,植物初生的苗。
抽芽儿、萌芽儿、发芽儿......新生命的破土而出仿佛都离不开这个“芽儿”。
可能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哪怕仅仅是想到了“芽儿”这个字眼,都会觉得生机勃勃充满希望。
不知您是否观察过“发芽儿”的全貌。
◎图片由包图网授权
亦茹曾一度沉醉于一粒大豆的发芽过程,难以自拔。
嫩嫩的小东西悄悄地往外钻,就好像一个个可爱的小精灵在探头探脑地看着这个世界,天真无邪,惹人怜爱。
这豆芽儿不仅灵动活泼,还是一种很好的药食同源的食材。
我们一起来瞅瞅吧!
消肿除痹
在古医书的记载里,豆芽儿有一个诗意而又接地气的名字:大豆黄卷。
大豆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五谷”之一,其古名为“菽”,异形字为“尗”。
根据《诗经》中的文字来看,我国中原地区早在原始社会晚期就已经开始种植大豆了,到了先秦时代,大豆已是重要粮食来源之一。
而大豆黄卷,便是由大豆发芽而来。
汉代竹简记载有“大豆黄卷”菜,这意味着当时人们便会用大豆来培育蔬菜,并认识到了大豆黄卷的食用价值。
对于大豆黄卷的应用,《神农本草经》中早有记载: “始生之曰黄,黄而卷,曲直之木性备矣。木为肝藏,藏真通于肝,肝藏,筋膜之气也。大筋聚于膝,膝属溪谷之府也。故主湿痹筋挛,膝痛不可屈伸。屈伸为曲直,象形从治法也。”
也就是说,在当时看来,用大豆黄卷来调理湿痹筋挛膝痛是取象之用。
随着中草药的不断发展,医者们对大豆黄卷的这一本领的描述和分析也在不断增加。
《本草乘雅半偈》记载大豆黄卷: “主湿痹筋挛,膝痛不可屈伸。”
《得配本草》记载大豆黄卷: “入足少阴气分,可调湿痹。”
清代何本立在《务中药性》中提及: “大豆黄卷调理周痹,益气出毒补肾气,邪在血分不流行,五脏不足水留滞,湿痹筋挛脚膝疼,水病胀满血结聚,妇人产后恶血阻,胃中积热大便闭。”
当然了,这些都是古代医书上的说法。
那么,现代科学又是如何看待大豆黄卷的这种本领的呢?
抗炎
要探讨上述问题,我们得先来聊聊“痹症”。
《素问·痹论》指出: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
在中医的理论中,痹症是由于风、寒、湿、热等邪气闭阻经络,影响气血运行,导致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酸楚、麻木,或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等症状的一种疾病。
现代医学中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肌纤维炎、增生性骨关节炎等出现痹症的临床表现的时候,是可以参考痹症来辨证调理的。
◎图片由包图网授权
如您所见,上述这些疾病名称似乎都离不开一个“炎”字。现代医学认为,炎症往往是此类疾病的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炎”的肆意妄为,很有可能会诱发身体产生一系列的症状。
也正是因为如此,从现代医学的角度上来说,想要调理好这些疾病的某些症状,就需要把“炎”给“拿捏”住。
大豆黄卷就有这样的本领。
研究显示,大豆黄卷中大豆异黄酮苷元等多种成分均有较好的抗炎能力。学者们发现,BALB/c炎症小鼠灌胃给予BBI和染料木素后,能抑制促炎细胞因子TNF-α和IFN-γ的mRNA表达,从而对脂多糖诱导的炎症产生保护反应,提高宿主抵抗脂多糖诱导的致死性内毒素血症的存活率。
这意味着,大豆异黄酮苷元在抗炎方面的能力是不容小觑的。
抗骨质疏松
学者们通过研究发现,大豆黄卷及其相关制品可改善去卵巢小鼠和快速骨老化小鼠的骨质疏松。
去卵巢小鼠灌胃给予大豆胚芽提取物或大豆皂苷Ab后,均可增强骨形态发生蛋白-2诱导的成骨细胞分化,且大豆胚芽提取物的这一本领以剂量依赖性方式增强,表明大豆胚芽提取物和大豆皂苷Ab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潜在调理方法。
不仅如此,大豆苷元为大豆异黄酮主要成分之一,其吸收进入人体后,会发生一系列的代谢反应,作为大豆苷元代谢物之一的雌马酚可抑制小鼠切除卵巢诱导的骨流失而对子宫没有实质性影响,提示当雌激素不足时,促进或激活肠道菌群产生雌马酚可防范骨质流失。
临床研究表明绝经期女性易发生骨质流失,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大豆异黄酮可改善腰椎和股骨颈骨质流失以及骨吸收,且其对减轻骨质流失有剂量依赖性正效应。
这些药理研究均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大豆黄卷在调理骨质疏松方面的良好能力,与历代古籍中对大豆黄卷本领的描述是相符合的。
可见,虽然中医理论与现代科学是两种不完全相同的模式,但其对人类的益处,终究是殊途同归的。
改善更年期症状
对于女性来说,更年期是一个很让人头疼的问题。
进入更年期,女性的身体和心理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这一变化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失眠、头痛、潮热、抑郁、眩晕等一系列症状。
据调查显示,这些症状看似“普通”,但却对很多人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造成了影响。
大豆黄卷的出现,有助于帮助缓解这些问题。
◎图片由包图网授权
我们都知道,更年期情绪的“不可控”和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时候并非是我们不想快乐,而是真的快乐不起来。
学者们发现,大豆黄卷可帮助改善体内激素水平,在抗抑郁方面也有所帮助。
不仅如此,研究显示,大豆胚芽提取物可减少绝经女性的潮热次数,且每日潮热次数越多、症状越严重,调理能力越好。大豆胚芽提取物对改善更年期血管舒缩症状也具有重要的临床统计学意义。
大豆黄卷中的“豆”
- 是什么色的?-
有些医家记载大豆黄卷为黑豆发芽的产物,也有医家认为黄豆黑豆均可。
那么,在制作大豆黄卷的时候,用的究竟是黄豆还是黑豆呢?
我们先来看看古书上怎么说。
黑豆
南宋《绍兴本草校注》对《神农本草经》注解表示: “大豆黄卷即黑豆芽蘖也。”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曰: “黄豆杀鬼辟邪,黑豆乃堪入药。”
黄豆
《本草问答》解释服用薯蓣丸补脾的原因在于: “黄豆发芽,则能升达脾胃之气。”
黄豆黑豆均可
《新修本草》等典籍记载大豆黄卷为大豆发芽制得,并未言明何种大豆。
《本草汇言》记载大豆黄卷制备方法为: “取黄黑大豆,以井华水浸三日......”表明黑黄大豆均可用于制备大豆黄卷。
在现代,《中国药典》及 大多省份的地方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只明确了大豆黄卷来源于大豆,而并未特指何种大豆。仅1980年版《甘肃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明确记载采用黄豆,而2005年版《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明确记载使用黑豆。
◎图片由包图网授权
现代研究通过对黄豆和黑豆进行比较发现,黑豆中大豆苷元、大豆苷、黄豆黄素、染料木素和染料木苷的含量高于黄豆,而大豆中黄色显性基因可帮助调控种皮中查尔酮合成酶mRNA的表达。
也就是说, 用黄豆和黑豆制作的大豆黄卷都是可以使用的,在一些细节的地方,很可能各有千秋,这就需要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了。毕竟,我们在做学术的时候,立场要公正,不能被主观的意念所干扰。
总而言之,我们现在用到的大豆黄卷,既有黄豆制得的,也有黑豆制得的,二者皆可。
发芽
水培还是土培?
讨论完豆子,我们再来看看发芽的问题。
《吴普本草》解释《神农本草经》中的大豆黄卷应为 “大豆初出土黄芽是也”,认为大豆黄卷最初由土中发芽而得。后人对这一描述曾加以解释,言明“黄卷就是大豆初出土的黄芽”。
也正是因为这种说法,有些人认为水泡出来的黄豆芽是不能称之为“大豆黄卷”的。
其实则不然。
在南北朝之前,大豆黄卷发芽工艺确实多为土培。但是 自南北朝开始,本草著作中就有水培发芽的记载了。
《本草纲目》记载大豆黄卷: “壬癸日以井华水浸大豆,候生芽,取皮,阴干用。”
所以,我们如果想要吃一些豆芽,用水培就可以了。
发芽要发多长?
关于大豆黄卷发芽炮制工艺终点的判断,历代医家多以芽长为据,但对芽长的记载也不尽相同。
历代典籍中记载大豆黄卷的芽长基本在12~16厘米左右,比如陶弘景提及大豆黄卷的芽长需“生五寸长”。
现代则认为,芽长为0.5~1.5cm较为妥当。比如2015年版《中国药典》记载的大豆黄卷制法为:取净大豆,用水浸泡至膨胀,放去水,用湿布覆盖,每日淋水二次,发芽至0.5~1cm,取出,干燥。
◎图片由包图网授权
立春一日,百草回芽。
随着春天的到来,阳气升发,草木萌动,自然中一片生机盎然之景。
不妨吃一些豆芽儿,犒劳一下自己,让我们的精神世界,也从冬藏转向春生。
风和日暖,万物生长。
愿我们都能不负春光,不负暖意。
[参考文献]
1. Wang Dan, Zou Yuting, Wang Yue, etc. Study on the content changes of various nutrients and active components in the process of preparing Sojae Semen Germinatum from two kinds of beans. Chinese Journal of Cereals and Oils, 2022.
2.Isoflavone, γ-aminobutyric acid contents and antioxidant activities a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during germination of three Chinese soybean cultivars. Journal of Functional Foods, 2015.
3. Wang Zhongru, Niu Hongxia, Wang Suxiang, etc.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content of various components in different Sojae Semen Germinatum. Shandong Chemical Industry, 2021.
4. Equol, a Metabolite of Daidzein, Is More Efficient than Daidzein for Bone Formation in Growing Female Rats. Phytother Res, 2015.
5. Zhang Yuanfeng, Li Juan, Zhang Yuejian, etc. Analysis of different processing methods of soybean and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 Chinese Pharmacists, 2020.
6. Chen Hong, Fu Chunqing, Caring, etc. Research progress on herbal research and modern quality evaluation of Sojae Semen Germinatum.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Formulas, 2021.
7. Effects of Glycine max( L.) Merr. soy isoflavone vaginal gel on epithelium morphology and estrogen receptor expression in postmenopausal women: A 12-week,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2014.
8. Chen Hong, Xu Junwei, Ma Han, etc. Research progress on processing technology, chemical composition, quality analysis and pharmacological activity of Sojae Semen Germinatum.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Formulas, 2020.
9. Huang Wenjuan, Zhang Yanli, Liu Jing, etc. Study on the difference and antipyretic effect of total isoflavones in light tempeh and Sojae Semen Germinatum. Journ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2019.
10.Supplementation of Soy Isoflavones Improved Sex Hormones, Blood Pressure, and Postmenopausal Symptom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Nutrition, 2015.
11. Liu Xiuyu, Wang Lili, Yang Hao, etc. Quality evaluation of soybean processed products Sojae Semen Germinatum and light tempeh. Shi Zhen Chinese Medicine and Chinese Medicine, 2019.
12. Kinetic changes of nutrients and antioxidant capacities of germinated soybean (Glycine max L.) and mung bean (Vigna radiata L.) with germination time. Food Chemistry, 2014.
13. Liu Xiuyu, Chen Suiqing. Textual research on the herbs of Sojae Semen Germinatum and light tempeh. Modern Chinese Medicine in China, 2019.
14.Soy isoflavones attenuate bone loss in early postmenopausal Chinese women. European Journal of Nutrition, 2006.
15. Zhou Jingchun, Xu Jingpan. The hot and humid Sojae Semen Germinatum. Capital Food and Medicine, 2016.
16. Chen Yang, Ni Jian, Dou Haoran, etc. Determination of total flavonoids in Sojae Semen Germinatum and establishment of kinetic model of water extraction. Chinese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4.
经典用心传承,经验从“新”验证。这里是中药新视角栏目,带您从生活走进科学,从中医走向世界。大家还希望了解哪些药食同源食材的相关前沿知识,欢迎留言告诉我们哦!
— THE END —
相关文章回顾
☼ 韭菜和韭菜籽真的能“壮阳”吗?
☼ 不仅安神抗衰,还能强筋骨、利关节的“云朵仙草”!
☼ 要过年啦!益智健脑、润肺止咳的“长寿”坚果您准备了吗?
更多相关文章请在公众号内搜索
☼ 文章搜索指南
❀文章◎亦茹
❀编辑◎亦茹
❀审校◎紫叶
有奖征文
如果您也有与中医不得不说的缘分,可以将您的故事落笔成文随时投递给我们,文章请以word文档的格式投递至我们的邮箱
syyuandongli@sina.com
投稿的文章请保证原创,并附上您的微信昵称、姓名、电话、地址等联系方式。我们筛选后会向作者获取授权,刊登在频道的栏目中,一经刊载,将为您送上 罗博士的亲笔签名书哦~
感谢大家的积极反馈,我们期待您能够将您与中医的故事分享给我们与更多的萝卜丝,让更多的人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罗博士的官方微信公众号有如下四个,大家可以扫描二维码关注,除此之外皆属仿冒,请大家切勿上当!
罗大伦频道
微信号:luodalunpd
大伦书院
微信号:Dalun_sy
大伦育儿说
微信号:dalun_yes
罗大伦博士
微信号:Drluodalun
🔹本公众号原创文章版权归本号所有,如需转载请给编辑留言,并标明出处。禁做商用。
🔹本公众号所转载文章仅供大家学习交流,均在合理使用范围内。若所引用的图片来源、数据来源、文字版权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其他权利,烦请告知编辑,编辑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本公众号拥有罗大伦博士之肖像权,如有未经允许,擅自使用者,本公众号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公众号由北京市中喆(沈阳)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本号将对任何未经授权转载、乱作商用以及经警告拒不删帖等侵权行为追究法律责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