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大块头”,拥抱“小轻新”——紫米 ZMI USB-C 电源适配器(65W) 体验
搞不好电池,就搞好充电器
感谢张大妈为非洲人提供的轻众测机会~爱了。本次体验的是小米系老牌充电产品制造商——紫米 ZMI USB-C 电源适配器(65W)电源适配器(充电器+线套装)。
电子设备一直在飞速发展中,遗憾的是续航问题始终困扰着厂商和用户。在今年,各大手机制造商狂堆快充技术,也算是换种思路解决续航表现:电量不持久,就充快点塞,多用少充。
考虑到PO主手上还没有能冲到60+功率的手机,目前这个快充速率也还不算太普及(主要还是穷 orz)。对于PO主而言,紫米 ZMI 65W充电器主要应用场景还是给笔记本供电,那最大种草点,便是小巧的体积!(是的,TA还能折叠插头!)终于可以告别笔记本的“砖头”电源适配器了!
小小玩意,大大能量
紫米 ZMI USB-C 电源适配器(65W)外包装延续了今年小米系配件的包装风格,穿白主色+产品实拍图。
采用挂卡式设计也便于货架摆放(不过小米之家都是堆叠在一起的)。
先行剧透一下这款充电器的小巧~即便裹着外包装,也能看出其娇俏。特别是对比传统笔记本电源适配器,感谢科技的进步~
继续开箱,紫米 ZMI USB-C 电源适配器(65W)是包含数据线的套装,省去了用户自己找合适数据线(PO主想多配一根线,才发现各种不同电流参数,价格分层也挺显著)。
PD充电器+标配C to C数据线,都是黑色主调。
不过从Micro USB到USBA-C口,现在又更新到了C to C口,数据线接口是越来越多样了。
看回 紫米 ZMI USB-C 电源适配器(65W) 本体,网称“小钢炮”。双层撞色设计,虽然都是深色,上部是钢琴烤漆的亮面效果,小面一圈是哑光黑。
表明身份的“65W”字样便因在了哑光部分,一目了然。
单口USB-C输出,居中在充电器一侧,没有做过多的装饰。
参数位于充电器底部,可见支持5V/3A、9V/3A、12V/3A、15V/3A、20V/3.25A多种标准。
从参数和官网给出的兼容性列表来看,笔记本是无压力的,手机端似乎就适配了苹果和高通系产品,华为手机快充标准不在列。
插头可以折叠起来,小身材更显便携了~
看单品没啥感觉的话,对比一下surface、小米笔记本电源适配器,更能感受到“小钢炮”外号不是盖的。
虽然中间小米笔记本的电源适配器是90W的,不过PO主测试了一下,紫米这款65W的充电器也能正常充电,体积优势足以弥补充电效率的短板。PO主决定再入手一个C口的surface诱骗充电线,扔掉砖头,一头走天下。
至于和手机充电器(小米 9V/2A充电器)对比,紫米 ZMI USB-C 电源适配器(65W)虽然胖了一圈,不过凭借折叠插头,在便携性上部落下风。
P.S 小米系都采用一套设计风格的么。
告别“砖块”充电器, 一头走天下
因为没有今年的黑科技快充手机(留下了贫穷的泪水),PO主的主要使用场景还是在笔记本电脑上。
以小米笔记本(1050 MAXQ版)为样本,简单对比一下和原配的90W充电器在充电效率上的表现:
上图是90W版本,下图为 紫米 ZMI USB-C 电源适配器(65W)充电情况,在开着浏览器播片,打开几个office套件情况下,两者充电速率差异不大。
外接移动硬盘和手机,跑《蝙蝠侠:阿卡姆骑士》,紫米 ZMI USB-C 电源适配器(65W)也还能为小本本持续回血。
不为了90W的快充效率,PO主觉得更小巧的65W充电器可以上位代替了~
总体而言,紫米 ZMI USB-C 电源适配器(65W)小身材、大能量的表现让PO主眼前一亮,体积能做到比90W充电器小,和手机充电器相仿,感觉已经是外带充电神器了!
当然,单口输出的设计对多设备充电显得不太友好,但是同厂出的另一款多口65W又存在体积和单口45W封顶的短板。鱼与熊掌还是看用户具体需求吧,PO主的选择是能效与便携优先……毕竟手上其他设备都不支持高功率快充 X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