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习俗知多少#

1. 祭月:这是一项古老且重要的习俗,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传统。人们会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通常不能少,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表达对月神的敬意,祈求福佑、平安、丰收等美好愿望。不过这一习俗在现代社会已经不太常见,只在部分地区仍有保留。

2. 赏月: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后来严肃的祭祀逐渐演变成轻松的欢娱活动。中秋之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又大又圆又亮,人们会在户外开阔的地方,如庭院、公园、山顶等,一边欣赏皎洁的明月,一边聊天、聚会,享受宁静美好的时光。许多文人墨客也会借月抒情,留下了大量有关月亮的文化瑰宝。

3. 吃月饼:月饼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一大象征。发展至今,吃月饼已经是中国南北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中秋节这天人们都要吃月饼以示“团圆”。月饼的口味和种类丰富多样,有五仁、蛋黄、豆沙、椒盐等传统口味,也有金桔、榴莲、冰淇淋等特色口味。

4. 猜灯谜:中秋是我国三大灯节之一,人们会用纸制作一些灯笼,并在灯笼上挂上谜语,然后挂在门口或室内。家人或朋友可以一起猜谜语,答对者可以得到相应的奖品。这个习俗不仅增添了节日的乐趣,还可以锻炼人们的思维能力。

5. 玩花灯: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过去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还有各种各式的彩灯,如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现代一些地方会举办灯会,人们可以在夜晚欣赏造型各异的花灯,感受节日的氛围。

6. 赏桂花、饮桂花酒:中秋时节,桂花盛开,香气四溢。自古以来,人们把桂花及其果实视为“天降灵实”,作为崇高、美好、吉祥的象征。人们会在中秋节赏桂花,同时用桂花酿成桂花酒,在月圆之时,饮一杯桂花蜜酒,与家人共话甜蜜趣事。

7. 吃团圆饭:中秋节是家人团聚的时刻,许多人会回家与家人一起吃一顿丰盛的晚餐,共享天伦之乐。

8. 舞龙舞狮:在一些地区,中秋节会举行舞龙舞狮的表演,以祈求平安和繁荣。

9. 放天灯:也叫放孔明灯,人们会在灯上写下祝福的话语,然后放飞天灯,寓意着将美好的愿望传递给上天。不过放天灯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在一些地方可能不被允许。

10. 玩兔儿爷:兔儿爷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品,造型多为兔首人身。在过去,孩子们在中秋期间会把兔儿爷当作玩具,它也承载了人们对中秋的美好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