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习俗知多少#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秋习俗:

1. 祭月

- 在古代有祭拜月神的习俗。人们会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表达人们祈求月神降福人间的美好心愿。

2. 赏月

-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于魏晋时期,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明清以后,中秋赏月的习俗依旧。

3. 吃月饼

- 月饼又叫月团、丰收饼、宫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一大象征,月饼象征着大团圆,人们也会用它来祭月、赠送亲友。

4. 猜灯谜

- 人们会用纸制作一些灯笼,并在灯笼上挂上谜语,然后挂在门口或室内,家人或朋友可以一起猜谜语,答对者可以得到相应的奖品,这个习俗不仅增添了节日的乐趣,还可以锻炼人们的思维能力。

5. 玩花灯

- 中秋是中国三大灯节之一,早在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有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各式彩灯。

6. 赏桂花、饮桂花酒

- 桂花有“九里香”之誉,自古以来,人们把桂花及其果实视为“天降灵实”,作为崇高、美好、吉祥的象征。在古代,中秋之夜有喝桂花酒的习俗,人们仰望着月中丹桂,饮一杯桂花蜜酒,与家人共话甜蜜趣事,体会时光流转之意。

7. 打糍粑

- 在一些地方,打糍粑是极富地方特色的中秋习俗。洁白的糯米黏结成团,象征着全家和睦团结,伴随着有力的敲打,清甜的香气满溢,寓意着生活充满甜蜜,邻里亲戚乐享打糍粑的乐趣,团聚在一起,在欢声笑语中为节日标注上喜庆与团圆的印记。

8. 舞龙舞狮

- 在部分地区,中秋节会举行舞龙舞狮的表演,以祈求平安和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