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草木灰,凡是农村出生的人再熟悉不过了!尤其是现在四、五十岁的人都知道:草木灰,就是家里用柴禾燃烧煮饭后,土灶膛里剩下的灰,就是草木灰!

土灶下方还配有一灰坑儿,比如早餐结束后,让草木灰停留在灶膛里,等到煮中午饭时,灶膛里的草木灰早就冷却了,于是就用烧火棍或长火钳,将冷却的草木灰赶到灰坑儿里存放着,这些在农村不可乱丢,在以后的日子里会派上大用场。

草木灰其实有许多成份,大到干枯的树木辟成的柴块,小到野草、树叶、竹叶、麦桔秆、稻草等,其实草木灰在医学上是一种中药,不仅具有防寒、杀菌消毒、抑制害虫的发生,还能促进作物茎秆健壮和增强作物抗逆性等多方面作用。除此之外,草木灰还是很好钾肥,被广泛运用于农业生产。所生产出来的小麦是有机小麦,所生产出来的稻谷,也绝对是有机稻谷。

农村里菜地里的青菜,特别喜欢长青虫,把一片片的菜叶吃成一个个空心小圆孔儿。小时候,我就经常见爷爷奶奶用草木灰直接撒在菜叶上,就能杀死虫子,结果青菜长得特别好。

草木灰同时还是清洁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时百货商店里哪有飘柔、沙宣这些洗发水呀?我母亲是怎样洗头的?原来,我见她经常在稻草垛上扯上一把干净的稻草,再绕成一大团,把土灶台上的大铁锅取下来,将稻草团放在空空如也的大灶膛中,点上一把火,将稻草团烧尽后,再用火钳将烧后的稻草团放入筲箕里,用冷水浇湿草木灰,筲箕下面是搪瓷盆,盆里的草木水就是母亲洗头的“清洁剂”。

事实上,我亲眼所见的这种草木灰所产生的“草木水”不但是“清洁剂”,而且还能食用。在四川大部分农村,那时候几乎家家户户都制作米豆腐,还制做一种形似鹅卵石、椭圆体的“碱水馍馍”。它们制作的基本要求,首先就离不开这种干净稻草燃烧后,经过清水过滤后的“草木水”。特别“草木水”制成的“碱水馍馍”, 不用任何添加剂,不仅保质期长,而且味甘甜。待“碱水馍馍”冷却后,再切成薄片儿,煎上猪油加蒜苗爆炒,那绝对一道家乡特色的美味佳肴。

草木灰来自天然,含丰富的碱,不但可食用,还是非常好的清洁剂,今天就有人从这一古法中提取到“牙稻素”,并将其制成天然牙膏,并申请到国家专利,并为当下许多使用各种化工原料所生产的牙膏,带来一场深层次的革命。这是偶然?还是必然?!

其实,翻开我国5000年灿烂的历史文化,你会发现,早在2000年前的古代,我们的祖先就发现一些漱口、刷牙的方法。《史记·仓公传》中就批出引起龋齿的原因是 “食而不漱”。《礼记》中: “鸡初鸣,咸盥嗽”就说明人们已有了漱口的习惯。

那么,古时人们如何寻找刷牙的原材料呢?秦时有用石砖末粉的,汉时也有用瓦磨成粉的,还有的找到动物骨头磨成粉,而这些粉末恐怕就是古代最早的刷牙材料,不过,这些石粉瓦粉刷起牙来,痛苦程度可想而知。

到后来,聪明的古人又发现了盐,当然,用盐刷牙可以说是口腔卫生的一次突破。大家都知道,盐具有消毒、杀菌的功效,刷牙时盐的味道也能接受。

就在我小时候,因家里穷,舍不得卖一支普通的中华牙膏,母亲和我都用盐粒放在牙刷上,直接刷牙。在农村应该有许多人有类似的经历。

后来,古人们又发现明矾水、茶水、酒、老糠灰、艾条灰、牙粉等当做刷牙的材料。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就记录过配制牙粉,用松脂和茯苓做原料,晒干捣末,拿小筛子筛后以器具装起,储作漱口用。‍同期著名科学家沈括也配制过牙粉,原料为苦参,同样晒干捣成粉末并筛细,这些恐怕是最早的牙膏配方。

“牙稻素”此名源于一次偶然的文学探讨会的启发。中华具有 5000 多年的历史文化,万物起始于自然,以前每当过年时节,每家每户都会蒸年糕,由于无法冷藏,家里的年糕总是容易变黄、发烂。

当日一位**的医者途径村里,由于家中老人好客,便宴请医者家中做客,品尝新出炉的年糕,谈笑间,医者告知家中的老人,稻田边有一味中草药可磨成灰,加入水中浸泡年糕,可使年糕净而不烂。

韩冠国际创始人对古法秘方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她曾在偶然机会获得了这一味中草药的古老配方。

回忆起曾年幼的时候,她家里的老人和我爷爷奶奶一样,都用这种草木灰进行刷牙,便决定将这传承古法的配方草木灰制成牙膏,便将配方送到行业专家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配方成分对于剔除牙垢和牙齿结石非常有效而且还有袪痘等功效。

眼下,大部分群体因为牙渍困扰,往返于各牙科诊所洗牙、冷光,此过程备受煎熬,而且口腔极度酸疼,对于牙齿也有较大的伤损。我这一口沾满烟渍的牙,也曾去私人牙疹所里洗了一次牙,那种痛苦无法用语言形容。

“牙稻素”草木灰牙膏的研制成功,有了它,让我的这口牙在家居日常护理中就可以轻松变得洁白无瑕,再也不用跑牙科被动接受机械洗牙那么痛苦了。

作为国内第一款草木灰牙膏,开创了牙膏的又一个新品类,据说这种“牙稻素”牙膏,持续使用一个月,不但能有效祛除牙渍、咖啡渍、茶渍、烟渍、污黄牙渍、槟榔牙渍等因色素沉着而导致的牙齿表面附着物;还可有效防止牙渍再生、美白牙齿,清新口气、防龋齿、牙龈出血、肿痛、促进口腔健康。

将古法创新传承,也是一场科技革命!“牙稻素”是天然产物和后期研究人员的最新成果,牙为人之根本,稻为地之天然,牙道也是中华历史所传承的历史遗物!

从我爷爷奶奶的草木灰杀虫,到我母亲的“草木水”洗头,到农村传统美食“碱水馍馍”,再到时下的“牙稻素”低调问世。我想起了布袋和尚的一首有名的诗:“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静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这首诗用在“牙稻素”身上,应该是恰到好处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