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相信有很多人和笔者一样,在天气转凉后第一时间解除封印的球鞋就是Nike Air Foamposite One以及Air Foamposite Pro(后文简称「喷」、「泡」)。不得不说,在如今的审美趋势下,这个属于曾作为Nike科技革命的鞋款已经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我们越来越难在街头看见他们的影子。可一定还有一群人是「顽固不化」的那一方,始终对于它们有着自己的感情了。的确,从流行趋势来看,有着极高搭配难度的它实在是太像一双篮球鞋了,绝对不是人们搭配的首选,但这不也正是它的魅力所在。于近两年推出的喷泡中,我们不难看出品牌在球鞋定位上的转变,大致分为了两类:颠覆与致敬。
前不久发布的「尼克斯泡」就不错的例子,全皮的鞋面彻底颠覆了人们之前对于该鞋款的认知。近年来红喷、蓝喷相继回归,也让复刻经典成为了品牌重要的战略方针。在不久前,我曾在闲聊中被问到这样一个问题:「都什么时候了,你怎么还在穿喷泡?」因此,本期我们抛出了「你印象最深刻的喷泡是什么?」的话题。下面,就听听编辑部的大家都和喷泡有着怎样的故事吧。
「Metallic Red」2012
张雨夏
纯色+会发黄才是王道
• >正如开篇所说,经典配色的复刻是近几年Nike在做的尝试,先不说玫瑰金喷这样完全是另一颜色的呈现方式,就是无限接近老款的新红喷和新蓝喷,都始终让我感觉差点意思。理由很简单,后续推出的喷泡所采用的外底是偏蓝的,这也是Nike为了缓解水晶底氧化所做的尝试,所有的改变都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而我就是相对传统的一派。在我眼中,一双我喜欢的喷泡需要具有以下两个条件,1.它必须采用纯色的配色方案。2.它的外底不能是发蓝的。这也是为什么我近些年没有买过喷泡的根本原因,我是一个很重情怀的人,在我刚刚接触球鞋文化的时候,纯色的喷泡是最高级别的存在,而当年我的最爱就是红喷,当然啊,银河喷除外。
我第一双喷是粉喷,一是因为喜欢它明骚的颜色,二便是当时的我承担不起红喷的价格。红、黄、蓝三色,绝对是当年的神物。前不久,在机缘巧合下,我以低于原价的方式入手了一双老红喷,拿到它的一瞬间,真的有一些有圆梦的感觉。
「Gone Fishing」
Shady
有趣就完了
• > 就像雨夏所说的那般,银河喷在喷泡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它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喷泡的更多的开发可能,我们也更乐于在这片一体塑成的鞋面上看到不同的创意。2015年发布的钓鱼喷就是不错的例子,「输了就回家钓鱼」这个梗是那段时间很多人都在用的梗,而这双也正是于当年的休赛期与我们见面的。许多人选中喷泡,都是因为其鞋面材质所能呈现出的视觉效果,钓鱼喷的整体感觉与南海岸泡有着一些相像,鞋面水面般的处理方式也十分讨喜。要说我最喜欢的,还是后跟的这条鱼骨,将1 Cent Logo替换成了这样趣味十足的元素,也让它更加特别。
其实,大家在审视一双球鞋时,它的配色是否是元年已经没有那么重要,创意的价值已经在某种意义上超越了单调的设计方案,新鲜事物与经典的碰撞也可以擦出惊人的火花。
「Comic Strip」
VV
一次排队的经历
• >我先声明,我这双鞋印象深刻绝对不是因为它昂贵的售价,好吧,这也是一部分。我与「小人泡」之间有着一则故事,记得那是我高中的时候,我和朋友去线下排Air Jordan 4「Toro Bravo」。当时大多的店铺所采用的都是先到先得或是小规模抽签的方式,为了确保能买到42.5这样抢手的尺码,我和朋友早早起来前往了目标的店铺。不出所料,在发售开始前店铺门口已经聚起了一些人,当然,在那个球鞋还没有被大众关注的年代,并不会出现「釜山行」似的画面,我们也顺利的拿到了抽签码。
正所谓早起傻一天,我对于当天的印象只有两个,没中签以及这双「小人泡」。当年大红4如此大的货量没被选上就已经是一个小概率事件了,而这个和为首的鞋贩子脚下的「小人泡」比起来,就是小巫见大巫了。尽管我们无从去考证它的真假,但是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它的出现便是一个不可能的事情。这也是为什么,我仍旧能记得当天发生的事情。
Supreme
S-mao
诱人的稻草
• >说起喷泡,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这双稻草喷。它推出的时间段,与我接触Supreme的时间段基本是相吻合的。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效果,加上街头名所的名号,这样的合作怎能让人印象不深刻。应用联名概念的Nike Air Foamposite One是少见的,更何况是与Supreme的合作,它也是我时至今日的一直留有的遗憾。二级市场售价已经破万的黑稻草,显然不会是我现在的选择,但这也是其价值最好的体现。就算是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待它,其也完全是一件实至名归的作品。
它亦象征着属于喷泡最为昌盛的时间点,百花齐放的年代或许已经回不来了,但是它却用自己的方式,在我以及无数人的心中占据了一个难以取代的地位。
• > 以上就是编辑部的大家,对于这个问题给出的答案,你又会做怎样的选择呢?在评论区聊聊看自己的想法吧!
本文图片来源:
@Sneaker News、@atmos_tokyo
@Supreme、@ RCK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