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麦田杂草发生普遍,自然出草量偏大,田间单双子叶杂草并存,同时杂草抗药性不断上升,导致小麦田杂草危害程度逐年加重,田间杂草推广“封杀结合、综合治理”原则,以绿色生态控草为基础,化学防治为手段的综合防控措施,实现麦田杂草可持续防控。

一、综合治理生态控草

1、提高整地质量。对上年草害特别严重的麦田,在前茬作物收获后进行深翻(或深旋)整地,将散落于土壤表层的杂草种子翻埋于土壤深层,使杂草种子无法萌发出苗,降低杂草发生基数;机械切碎稻草要均匀分散,尽量将稻草翻入土中,确保田面平整,增加土壤封闭防治效果,减少小麦冻药害发生。

2、加强田间管理。把好秋播小麦选种关,汰除混杂的杂草种子;适期播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达到壮苗压草的农田生态环境;及时开展清沟理墒,完善沟系配套,保持良好的土壤墒情;清除田边、沟渠杂草,降低田间杂草密度。

二、封杀结合化学除草

麦田化学除草要坚持“土壤封闭为核心、茎叶处理为辅助”,重点推广土壤封闭除草技术。封闭除草优势明显,不仅在用药时间上可争主动、有效减轻后期防控压力,且除草药剂成本低、杂草无抗性、对小麦安全,各种植户要充分利用播后墒情好、气候适宜的有利时机,全面用好土壤封闭处理,在此基础上,视草情开展茎叶处理。

1、化除技术:在小麦播后至杂草幼苗期,尽早用好一次土壤封闭处理,土壤封闭剂可选择55%吡酰•异丙隆悬浮剂、47%异隆•丙•氯吡可湿性粉剂、41%氟噻草胺悬浮剂或50%苯磺•异丙隆可湿性粉剂;在小麦3叶期左右杂草出齐后,可进行冬季茎叶处理。禾草类杂草选用5%唑啉草酯乳油或3.6%二磺•甲碘隆水分散粒剂;对阔叶类杂草选用20%双氟•氟氯酯水分散粒剂或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未使用土壤封闭剂的田块,可在茎叶处理时加上土壤封闭剂复配应用进行封杀处理。

2、施药要求:采用二次稀释法配药,土壤封闭处理应适当加大用水量,亩用水量30-40千克,均匀喷雾,不漏喷不重喷,药械建议使用电动喷雾器或者自走式植保机械。

三、注意事项:

1、进行封闭除草处理时,视天气情况和田间墒情,用水量要足;

2、避免在冷空气来临前后用药,尤其要避开第一次强寒流前后1周内用药,避免发生冻药害;异丙隆及其复配剂、二磺•甲碘隆等在强寒流前后用药易导致小麦冻药害;

3、稻草还田要均匀,确保药液能接触到表土层,形成药膜层提高防效;

4、阴雨天、大风天禁止用药,以防药效降低及雾滴飘移产生药害;

5、用过除草剂的药械须清洗干净后才能移作它用;

6、用药结束后,做好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工作,请勿随意丢弃。